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2022/07/16324 作者:佚名
导读: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学校建院最早的院系之一,三十载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一代代土木人砥砺奋进,春华秋实。土木工程学院深入践行学校“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的办学理念,秉承“土实木华 力行践远”的院训,擎划经营,孜孜进取,为区域土建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安全工程、工程造价、城市地下空间等本科专业,其中工程管理类专业通过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作为学校建院最早的院系之一,三十载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一代代土木人砥砺奋进,春华秋实。土木工程学院深入践行学校“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的办学理念,秉承“土实木华 力行践远”的院训,擎划经营,孜孜进取,为区域土建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安全工程、工程造价、城市地下空间等本科专业,其中工程管理类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以建筑安全为特色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入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通过江苏省学位办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评审;拥有2个省级教学平台(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科研平台(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实验室、江苏省大型钢结构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地震灾害工程防御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课程教学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依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和“卓越计划”,矢志打造一支“德厚学博、敬业奉献、理实兼备”的特色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46%,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6.2%,“双师型”教师占比76.1%。专任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等国家和省级各类人才15名,师资梯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建有建筑结构、工程管理与设计、土木工程综合、工程力学等4个专业实验室,并建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930余万元,大型仪器设备总值927余万元,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基地、江苏省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各实验室管理制度齐全,人员配备合理,充分保证教师、学生上课或自主实验要求。围绕地方、行业、企业“三需求”设定实验实训项目,科学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上海建工集团、江苏建工集团等数十家大型建筑企业为我院实习实训及就业基地。

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多措并举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开展。创立“以注册执业资格需求为导向、以工程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提高为本位”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确立“厚基础、强实践、能创新、高素质”土建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一主线、二能力、三层次、四平台、五模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了新建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高校 ”协同育人新路径。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2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坚持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思路,注重顶层设计,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与地方和行业企业无缝对接,形成学校、建设企业、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四方协同”合作新机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36项。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金桥奖、国家质监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各类奖励百余项。1名教师荣获“江苏省建筑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3名教师荣获“徐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协调发展”,面向建设工程一线悉心培养“筑具匠心”的应用型土木人才,迄今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0102余人,学子以“厚基础、善实践、能创新、高素质”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成为建设领域的栋梁之才。近年来学生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全国普通高校算量大赛总决赛冠军、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等国际、国家、省级奖励981人次,1人被评为江苏省2015年度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根据麦可思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毕业生专业契合度达92%,竞争力指数96%。

学院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面向行业需求,着力打造“高校 ”协同模式。与江苏省住建厅、徐州市建设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建,建设特色鲜明的建筑安全工程专业,为淮海经济区800余家企业培训工程技术人员近12万人次,为区域建筑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学院与省市地震主管部门合作,打造工程抗震研究与震情服务品牌。依托全省高校中唯一的“省地震灾害工程防御技术研究中心”、“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断层研究、地震预警与科普宣传,为区域震害防御提供智力支撑,成果推广应用列入徐州市政府“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获批了江苏城镇抗震防灾能力提升项目,学院被评为江苏省防震减灾志愿者站,连续3次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学院与国家网架及钢结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徐州市质监局创新合作模式,共建大型结构件检测与分析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通过省质检总局的计量认证,可开展多项对外检测项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同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连续2次荣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

学院与中国建工出版社共建了全国第一家高校实体书店和精品图书展示暨学术交流中心,校园书店荣获全国“年度大学书店”、“2019江苏最美书店”荣誉称号,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央视《新闻1 1》栏目专题报道;促成建工社累计捐赠价值200多万图书资料,联合出版教材专著16本;先后当选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徐州市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全国唯一由行业协会出资百万设立的博爱建筑安全奖学金已颁发八届。学院与数十家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多家企业在我院设立奖助学金,逐渐形成了大面积、多层次、重精品、结硕果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