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9所示,该实施例包括输入装置、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主体装置、供水系统、干燥装置408以及下料装置416。所述输入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控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伺服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伺服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机床主体装置相连;所述机床主机装置包括和面装置401、预轧片装置、复合辊403、轧辊404、面刀405、切断刀406、第一输送装置407、自动称重装置、第二输送装置410、第三输送装置411、对齐装置、包装袋供应装置413、制袋器417、包装袋中封装置414以及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所述供水系统为所述和面装置401提供水源,所述下料装置416为接料筐,所述下料装置416将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收集。所述和面装置401、所述预轧片装置402、所述复合辊403、所述轧辊404、所述面刀405、所述切断刀406、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07、所述自动称重装置409、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所述对齐装置412、第三输送装置411按工艺流程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干燥装置408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07的输送路径上。所述包装袋供应装置413、所述制袋器417、所述包装袋中封装置414、所述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装置411的输送路径上。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炉体51、进水管52、出水管53、给水泵54和出水泵55,所述进水管52一端与所述炉体51的上端连接,所述进水管52的另一端与所述给水泵54连接,所述出水管53一端与炉体51低位端连接,所述出水管5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泵55连接,在所述进水管52两端之间还加设循环泵56。
所述预轧片装置包括预轧槽4021以及预轧对辊4022,所述预轧槽4021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预轧槽4021的内腔被隔板4024分成两个均等的预轧槽内腔,每个预轧槽内腔底部均设置有所述预轧对辊4022,所述预轧槽402的上方设置有倒V形板4023,所述倒V形板4023与所述预轧槽采用转动连接;所述倒V形板4023的顶角轴线与所述和面装置401的搅拌槽出料口的中轴线相对应,所述倒V形板4023的两个倾斜面分别延伸至相应的预轧槽内腔中。所述对齐装置包括机架、倾斜底板4122、固定板4123、对齐组件、盖板4125、挡面板4126、第一气缸4127以及弹性装置4128;所述机架包括横杆41211以及两根固定杆41212;所述两根固定杆4121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末端的两侧,所述横杆4121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固定杆41212的顶部。所述倾斜底板4122设置在所述盖板4125的下方,所述盖板4125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横杆41211上,所述盖板4125的另一端与所述挡面板4126的顶部铰链,所述挡面板4126的底部贴靠在所述倾斜底板4122位置较低的一端上,所述倾斜底板4122位置较高的一端的两边分别焊接在相对应的固定杆41212上。在所述倾斜底板4122与所述盖板4125之间固定有所述固定板4123。所述固定板4123的顶部焊接在所述盖板4125的第一侧边上,所述固定板4123的底部焊接在与所述盖板4125的第一侧面相对的所述倾斜底板4122的第一侧边上。所述第一气缸4127的缸体端设置在所述横杆41211上,所述第一气缸4127的活塞杆端向所述挡面板4126的位置方向延伸。所述对齐组件包括第二气缸41241以及对齐板41242,所述对齐板41242相对于所述固定板4123设置在所述盖板4125的第二侧边以及所述倾斜底板4122的第二侧边之间。
所述第二气缸41241活塞杆的端面与所述对齐板41242中背向所述挡面板4126的一面相连,所述第二气缸41241的缸体固定在与其同侧的固定杆41212上。所述弹性装置412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挡面板4126上,所述弹性装置412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4125上。所述盖板4125、所述对齐板41242、所述固定板4123、所述挡面板4126以及所述倾斜底板4122形成一个储面空腔。
所述自动称量装置包括倾斜板4091、挡板4092、电子阀门4093以及重量传感器4094。所述倾斜板4091位置较高的一端贴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07的末端,所述倾斜板4091位置较低的一端贴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的起始端。所述重量传感器4094设置在所述倾斜板的底部,所述挡板4092固定在所述倾斜板4091位置较低的一端上,所述电子阀门4093设置在所述挡板4092上。所述预轧槽4021与所述隔板4024连接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方形通孔4025;所述倒V形板4023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螺杆4026,螺杆4026穿过与其相对应的方形通孔4025将所述V形板4023限位在所述预轧槽4021的空腔中。所述螺杆4026上还套设有两个螺母4027,所述两个螺母4027分别位于相对的方形通孔4025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螺杆4026的自由端设有手柄4028。所述进水管52上设有水流压力传感器59,所述循环泵56上设置有变频器57。所述炉体51内壁安装有液位感应器58。所述出水管53外设有保温层,所述炉体51底部设置带有驻动装置的万向轮59。所述弹性装置4128优选为弹簧,也可以为橡胶套。所述倾斜底板4122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129,所述固定板4123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41210。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位置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倾斜板4091位置较低的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位置较低的一端靠近所述倾斜底板4122。所述数控装置为内装式PLC数控装置。所述伺服系统包括伺服驱动器以及伺服电机。
所述包装袋供应装置413配置有色标传感器418,所述色标传感器418用以监测包装袋的长度。所有输送装置均为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上的传送带。所述干燥装置408为烘箱。所述切断刀406、所述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均为旋转式结构,所述切断刀406包括上刀座以及下刀座,所述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包括上热合切割辊以及下热合切割辊;所有热合切割辊的内部空腔中均填充有热油。该实施例通过出水管53将炉体51中的水引入至和面装置401中,供和面装置401使用。当炉体51内的水位低于液位感应器58的测量高度时,液位感应器发出感应信号,数控装置接受信号后通过伺服系统驱动给水泵54供水。当给水管中的水压过低或过高时,水流压力传感器59发出感应信号,数控装置接受信号后通过控制器驱动变频器57进行功率的调节,保证供水的正常进行。经和面装置401搅拌后的面料通过和面装置401出料口流入至预轧槽4021中,经预轧对辊4022的挤压,产生两块面饼;所述两块面饼通过复合辊403复合成一块面饼;再通过轧辊404的挤压获得薄面饼;再经过面刀405的作用,将面片切分割成规定的宽度的长面。分割后的长面通过切断刀406进行切断工作,将长面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经切断定长后的面条带入至第一输送装置407中,经第一输送装置407传送至干燥装置408,经干燥装置408进行脱水干燥后,传送至下一工序。当传送至自动称重装置409中面条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数控装置接收到重量传感器4094发出的信号,通过伺服系统驱动电子阀门4093开启,将定重后的面条6传送至下一道工序,面条6传送出去后,重量传感器4094失去信号,电子阀门4093关闭。当定重后的面条6由第二输送装置410传送至对齐装置后,数控装置接受第一压力传感器4129发出的信号,控制第一气缸4127的电磁阀开启,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缸4127的活塞杆伸长带动对齐板41242向固定板4123移动,将面条6抵至固定板4123上,达到对齐的效果。
当面条6对固定板4123的压力达到设定范围时,数控装置接受第二压力传感器41210发出的信号,控制第二气缸41241的电磁阀开启,压缩空气进入,第二气缸41241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挡面板4126转动,面条6从档面板4126与倾斜底板4122之间的开口处流入至下一道工序,而第一气缸4127以及第二气缸41241在各自磁性开关的作用下使得各自的电磁阀换向至使各自的活塞杆复位。包装袋7由包装袋供应装置413喂入,而色标传感器418作为检测喂入长度的触发信号,通过数控装置对机械滑差进行补偿。包装袋7在制袋器417中形成筒状而对齐后的面条6以一定间隔连续插入至筒状的包装袋7内。面条6随着包装袋7同时向包装袋中封装置414运动,通过包装袋中封装置414的热收缩作用将包装袋封口,再经过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对包装袋7进行热切,当热切工序结束后,被切割后的产品落入下料装置416中,完成加工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