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4至7所示,《双预应力钢丝缠绕式压机》所述双预应力钢丝缠绕式压机,包括有由上横梁1、底座2和立柱3构成的框架、设置于框架正上方的外罩油箱4、及设置于框架中部的主油缸部件5,所述上横梁1和底座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间隔加强筋,且上述框架于左右两侧分别缠绕有预应力钢丝6,将框架紧固为一体。
上述上横梁1包括有第一左实心板11、第一右实心板12、及夹装于第一左实心板和第一右实心板之间的第一间隔加强筋13,三者铸造形成一体。上述底座2包括有第二左实心板21、第二右实心板22、及夹装于第二左实心板和第二右实心板之间的第二间隔加强筋23,三者铸造形成一体。采用间隔加强筋结构,有利于压机工作时机架上工作载荷的分布,大大提高了整体机架的刚性和强度,也大幅度降低了压机的重量。
上述间隔加强筋13、23整体呈树杈结构,由中轴线向两侧辐射形成若干分叉。间隔加强筋的布置符合压机工作时弯矩的分布,呈中间厚两边薄的形状,铸件整体的厚薄相对均匀,同时也有防止铸造变形的作用,因此铸造工艺性优秀,另一方面,间隔加强筋的截面积足够大,在承受同样的偏载情况下,远优于板框式压机连接部受力状况。
上述第一间隔加强筋13于中轴线位置设置有连通外置油箱和主油缸部件的充液流道131。通过这种充液流道131,压机的油箱4可以设置与压机的正上方,极大的便利了油液充液,且由于采用单独外置油箱,免去了内置油箱的后续的制作工序,简化了工序,保证了油箱清洁度。
上述主油缸部件5的导向装置51设置于两立柱3之间。每侧的两根立柱之间空出了较大空间,因此压机的导向装置51可以采用内藏式结构布置在这里,与压机中线重合,在提高了导向装置的精度和抗偏载能力的同时简化了导向装置的结构,内藏结构也减少了运动部件与人碰撞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所述主油缸部件5的油路板52和底板53为薄板结构。由于机架抗偏载和抗疲劳较好,因此油路板52和底板53可以与传统钢丝缠绕压机一样采用较薄的厚度,节省了材料,整体外形美观、简洁、无外赘、运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