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杲:通草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电,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
2、《纲目》: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升也。
3、《本草正义》:通草,其气味则李东垣《用药法象》谓甘淡无毒。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谓,实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谓味甘之例。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苦,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闭,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4、《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5、《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
6、《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
7、《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
8、《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