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炉料开始软化时,随着体积的收缩,空隙度不断下降,煤气通过时的阻力损失急剧升高。由于矿石软熔层的阻力很大,所以煤气流绝大部分是从焦炭层(一般称之为焦窗)穿过的。软熔带在此起着煤气二次分配的作用。通过软熔带后,煤气被迫改变原来的流向,向块状带流去。所以,软熔带的形状、位置对煤气的流动有着重大影响。
软熔带的形状决定了高炉煤气中下部分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软熔带决定了高炉炉内温度场的分布,它的形状与位置对高炉冶炼过程产生明显的影响,如矿石的预还原,生铁含硅,煤气利用,炉缸温度与活跃程度以及对炉衬的维护等。目前倒V形软熔带被公认为是最佳软熔带。各种形状软熔带对冶炼进程的影响。
在软熔带内,矿石、熔剂逐渐软化、熔融、造渣而形成液态渣铁,只有焦炭此时仍保持着固体状态。形成的熔融而粘稠的初成渣与中间渣充填于焦块之间,并向下滴落,使煤气通过的阻力大大增加。在软熔带是靠焦炭的夹层即焦窗透气,在滴落带和炉缸内是靠焦块之间的空隙透液和透气。因此提高焦炭的高温强度,对改善整个区域的料柱透气性、透液性有重要意义。上升的高炉煤气从滴下带到软熔带后,只能通过焦炭夹层流向块状带。通过软熔带后,煤气被迫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向块状带流去。所以在软熔带中焦炭夹层数及总面积对煤气流的阻力有很大影响。
对形状相同的软熔带,若软熔带高度较高时含有较多的焦炭夹层,供煤气通过的断面积大,煤气通过的阻力减小;反之,煤气通过时阻力大。但是软熔带高度增大,块状带的体积则减小,即矿石的间接还原区相应减小,煤气利用变差,焦比升高;反之,软熔带高度降低,可以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焦比。所以,较高的软熔带属高产型,一般利用系数较高;较矮的软熔带属低焦化型,燃料比较低。当增加软熔带宽度时,煤气压力要增大,这不仅由于块状带的体积因软熔带变宽而缩小,而且也因包含在软熔带内的焦炭夹层长度相对增加所致。当缩小软熔带宽度时煤气压阻力减小。
一般来说,软熔带越窄,焦炭夹层的层数越多,夹层越厚,孔隙率越大,则软熔带透气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