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10年焦作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2022/07/1666 作者:佚名
导读:文件内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85亿元,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4亿元,增长10.7%。 ——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0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2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75亿元,增长13%。

文件内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85亿元,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4亿元,增长10.7%。

——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0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2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75亿元,增长13%。

——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预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3%,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9天。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00元,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0元,增长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8.3平方米、41平方米。

2009年,市政府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多措并举

一是抓项目扩投资。采取联审联批加快前期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新建项目公示、定期观摩点评和回头看活动,集中开工项目297个,总投资350.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郑焦城际铁路、龙源电厂、中国兵器工业焦作光电产业园、风神股份年产5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昊华宇航年产24万吨离子膜烧碱及20万吨PVC、中轴集团年产1万辆专用车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风神股份年产15万套工程子午胎、广济药业年产2500吨核黄素等项目竣工投产,焦作东区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焦作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环保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抓服务稳运行。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抽调190名干部组成100个工作组深入270家重点企业,收集问题506个,解决了471个。推动产销衔接,组织了工业产品产销对接会、工商企业对接会等活动,签约项目56个,签约资金87.3亿元。全力保障电力供应,投资13.6亿元开工建设25个电网项目,焦作西至塔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焦作东500千伏变电站可研通过批复;市政府与省电力公司签署《共同推进焦作电网发展框架协议》,计划4年投入38亿元,加快电网建设。三是抓载体筑平台。9个产业集聚区全部成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其中7个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1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51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4亿元,增长12.8%;实现利润85亿元,增长14.9%;实现利税125.2亿元,增长13.8%。《焦作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研究通过。新一轮《焦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国家评审,规划城市发展用地116平方公里、工业发展用地153平方公里。四是抓融资破瓶颈。多次赴京赴省争取上级资金26.37亿元,是2008年的3.3倍。整合资源,组建了注册资金90亿元、资产总额100多亿元的投资集团,与13家银行签订了355亿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落实贷款12亿元。中小企业担保体系逐步健全,累计担保总额23亿元。全省首批成立的4家小额贷款公司中,我市占2家。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落户焦作,光大银行焦作分支机构获准筹建。多氟多A股上市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组织8次银企项目对接活动,发放贷款82.83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9亿元,增长19.6%,创历史最高纪录。

调整结构

一是抓好工业发展。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煤盐联合化工产业、装备工业、食品工业、生物产业六大战略支撑产业日益壮大,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3%。焦煤集团煤炭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市第一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风电装备、光伏、光电、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家,总数达到46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总数达到14家。风神股份、佰利联等1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市被批准建立“国家火炬计划焦作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34.4亿元,增长1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4%,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二是抓好高效农业。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夏粮平均亩产508公斤,再创历史新高,总产10.6亿公斤;秋粮平均亩产485公斤,总产9.2亿公斤。“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49、豫麦49—198选育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农机具6170台,亩均动力达到1.43千瓦,居全省第一。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47.9亿元、利润12.7亿元、税收8.2亿元,分别增长15.2%、4.6%、10.3%。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7个,居全省首位。畜牧业、林业稳步发展,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三是抓好文化旅游业。编制了旅游业发展规划。成功举办了“一赛一节”,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升格为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40个国家、3个地区236支代表队3038人参加了比赛,参赛人数和规模超过往届。启动了博爱寨卜昌古民居保护开发项目,百家岩综合开发进展顺利,旅游快速通道开工建设,青云大道建成通车。青天河、神农山创5A取得实质性进展,圆融寺、嘉应观创4A通过国家旅游局初验。全新制作的“太极故里·山水焦作”旅游形象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开通了北京至焦作旅游专列;赴台湾推介旅游,共签订7项总投资8.2亿元合作协议;焦作云台山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全年接待游客1701万人次、门票收入5.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分别增长17.1%、15.7%、13.6%。四是抓好商贸服务业。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累计建成“农家店”1416家,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5%,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业快速发展,风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机制

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制订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省委、省政府已批复同意。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市直22户特困工业企业改革脱困工作基本结束。着力完善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四权”制衡监督机制,我市被确定为财政部唯一的预算绩效管理地级试点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4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全市3068个事业单位摸底调查并提出分类意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和流转市场,土地流转面积17.4万亩,占土地承包总面积的7.5%。二是抓好招商引资。立足大招商、招大商,组团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中原文化港澳行暨2009年豫港澳投资贸易洽谈会、赴台湾招商引资、赴珠三角招商引资等活动,签约项目134个,总投资368亿元。三是发展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0.74亿美元,其中出口实现6.93亿美元,居全省第三位。国务院已批准设立焦作海关,为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克难攻坚

一是圆满完成南水北调总干渠征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征迁,做到“五个不拆”(政策不完善不拆、宣传不到位不拆、安置不妥当不拆、当事人思想不通不拆、矛盾隐患不排除不拆)和“四个不建”(没有科学规划的不建、程序不完善的不建、群众不满意的不建、质量没有保证的不建),拆迁房屋134.79万平方米,征迁人口5846户2.26万人,征迁企事业单位66家,迁建各种管线651条,征迁工作平稳推进,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充分肯定。南水北调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新建了映湖路、文成路,完善了市政管线迁建和道路、跨河桥梁建设方案,启动了府城、苏蔺两个配套水厂前期工作。二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9亿元改造了迎宾路、丰收路,维修了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危桥、路灯等设施,投资5841万元铺设供水管网42.7公里、改造燃气管线44.7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新增公交车辆30台,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市垃圾填埋场建成投运,市区新增绿地面积19.96公顷,对人民公园内群英河进行了景观改造。三是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成了市级数字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城市及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80%以上。四是发展交通公路事业。常付线焦作段建成通车,桃花峪黄河大桥、焦桐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云郑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开通了焦作至郑州城际公交。建设农村公路648公里,改造危桥28座,在全省农村公路检查中获得第一名。

投入保民生

投资2.8亿元,办好了十件实事。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被教育部授予“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称号。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攻坚活动,我市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和“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稳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有效防治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筹措2.5亿元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进行了改扩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5%,受益农民341万人次。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完成了360个行政村和社区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年荣获世界比赛季军1个、全国冠军4个、省级冠军103个,我市被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承办了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团体奖牌全省第一。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完善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认真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一级干预覆盖率在80%以上,出生人口素质得到提高。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7.8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9万人;接收高校毕业生1.06万人,实现就业9086人,就业率达到86%。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居全省第一,农村敬老院设施更加完善,医疗救助对象由13.9万人扩大到15.5万人,为578个困难家庭分配了廉租住房,为1123个廉租家庭发放租金补贴469万元。

全力保稳定

深化“平安焦作”创建活动,实现了全年命案必破目标,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5.5%,居全省第一。“法治焦作”创建顺利推进,命名了8个法治型政府(机关)示范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市”,我市被评为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率先在全省完成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民族关系团结和睦,民族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协调,拥军优抚工作得到加强,实现河南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圆满完成了城市防空防灾人口疏散实兵演习,进一步提升了应急管理水平。

建章立制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规定》,建立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了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二是完善公开机制。落实《焦作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在公开重大决策事项、政策规定等基础上,市政府年度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全部在媒体、政府网站公开,并寄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年工作完成情况向社会公布。出台了《焦作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网上社情民意收集处理工作的意见》,保障了群众知情权,拓宽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三是完善管理机制。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全部实行“十个百分之百”管理,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了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马文专程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四是完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市政府常务会议。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对市级政府性资金进行了全面审计,对22名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五是完善问责机制。落实《焦作市行政机关首长问责暂行规定》,对效能低下、执行不力的领导干部实施问责,追究班子52个,追究个人244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统计、审计、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地震、气象、广电、新闻、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焦作军分区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向驻焦部队、公安民警,向老干部、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焦作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受重大考验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做好今后工作的经验。一是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只有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只有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才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新的跨越。三是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只有以项目为抓手,依托项目建设推动转型升级、统筹发展,才能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综合实力。四是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六是坚持规矩规范不动摇。只有以制度为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才能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廉洁从政,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和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压力。今年(2010年)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长期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二是企业经营的压力。需求不足、融资困难、电力紧张,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三是民生保障的压力。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教育、医疗、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四是城市建设的压力。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心城区道路、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很重,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郑焦城际铁路建设、人民路延伸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五是自身建设的压力。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干部发展观念不强、学习不够、作风不实,缺乏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公务员队伍素质仍需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年(2010年)目标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市力争全面走出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推动新一轮发展步入良性轨道的关键之年。今年(201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突出项目建设、突出中心城市带动,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机制创新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夯实战略支撑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资金保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环境优化能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出口增长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5.2万吨和10.7万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完成以上目标,今年(2010年)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把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持续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一是依托项目促转型。把加强项目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大力实施“1216”投资行动计划,即实施100个以上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抓好200个以上续建项目,争取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开工建设中轴集团年产50万件发动机凸轮轴、多氟多2000吨六氟磷酸锂、广东兴发10万吨高档铝型材、220千伏祥云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加快郑焦城际铁路、龙源电厂、中国兵器工业焦作光电产业园、风神股份5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昊华宇航年产24万吨离子膜烧碱和20万吨PVC、焦煤集团年产2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1000吨多晶硅、卓林数码年产15亿平方米热转印碳带等续建项目,推进新月铁路第二双线、焦作东区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焦作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环保迁建、500千伏焦作东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建设载体促转型。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道路、电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推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培训、市场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引进项目,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以上。六县市都要建好一个产业集聚区,逐步打造一个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主导产业群,逐步把有条件的县城建设成为一个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继续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三是节能减排促转型。严格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快推进高耗能行业节能工作,实施佰利联余热余压利用等12个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实现2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和建筑节能,推动全社会节能。编制《焦作市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对造纸、皮毛、化工等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推动总量减排和环境容量优化配置。四是集约节约促转型。加快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推进多氟多综合利用电解铝渣年产1万吨再生冰晶石、中铝新型建材公司利用氧化铝尾矿年产1.2亿块烧结空心砖等项目建设,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0%。优化配置用地指标,加强土地收购储备,提高土地资产经营管理水平。五是扩大融资促转型。加大争取上级资金工作力度,确保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不低于上年水平。探索设立政府担保风险基金,坚持银企对接常态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力争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增长15%,其中,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增长20%。积极推进新开源等企业上市,作好华飞电子等企业上市辅导。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市商业银行优化股权结构,向县市拓展营业网点;支持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争取广发银行、交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六是消费拉动促转型。加快商贸、流通、保险、房地产等发展,进一步繁荣市场、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抓好市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品牌企业进入农村商业网点,促进连锁经营。深入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率在90%以上。加快供销社改革,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居民消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筹建房地产交易综合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工业经济

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壮大工业经济。一是做强六大战略支撑产业。继续扶持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煤盐联合化工产业、装备工业、食品工业、生物产业发展,建好国家火炬计划焦作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力争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3亿元。二是促进四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风电装备、光伏、光电、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焦作瑞赛尔年产3.6万台兆瓦级风电偏航制动器、裕华太阳能导电玻璃等项目建设,力争四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三是大力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加快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中国铝业公司等央企合作项目建设,拓展新的合作领域,着力打造百亿企业。支持企业以优质资产、优势产品、重大项目与战略投资者合作。加快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完成一批企业搬迁工作。四是切实加快企业标准化建设。实施“市长质量奖”评选,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质量工作体系。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知名商标,培育一批名优品牌。五是持续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充实力量,扩大范围,帮助企业谋划发展、推进项目、引进技术、开拓市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生产调度,保障生产要素。加强企业家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六是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编制《焦作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鼓励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做好研发平台培育工作,争取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带头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争取申报专利600件。深化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国家级研究机构在我市设立试验基地。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强“三农”工作

以创建全国高效农业示范市为载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认真落实《2500斤粮食单产能力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小麦、玉米高产示范田。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优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200万亩、1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争创新高。二是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健全农机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新增农机具5000台,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在85%以上,在全国率先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三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小麦种子、“四大怀药”、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建设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奶牛存栏达到5.5万头,奶产量达到20万吨,肉鸡、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97%、85%。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完成森林资源培育任务14.14万亩。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强力实施“百户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增1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增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创2家国家级示范社、10家省级示范社,新增入社农民4000户。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节水灌溉、防洪除涝、水土保持工程,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和沼气工程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完成第三批4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

繁荣文化旅游

围绕打造“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两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一是加快精品景区建设。继续推进景区创A工作,完善云台山、神农山、嘉应观、月山寺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加快博爱寨卜昌古民居保护开发等项目建设,做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开发工作,净影风景区尽快对游客开放。二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继续开拓我国台湾及韩国、日本等旅游市场,提高我市入境游市场份额。继续开行北京至焦作“云台山”号旅游专列,积极运作南京、广州等城市至焦作旅游专列或包机。三是发展太极文化产业。强力推进国际太极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切实加快工程进度,打造精品工程。继续做好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加快陈家沟中华太极文化园建设。四是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加快旅游产业市场化步伐,规范运作焦作云台山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育区域性旅游龙头企业。五是加强旅游通道建设。加快旅游快速通道、月山寺旅游道路等项目建设,规划沿黄旅游通道,争取将京广铁路武陟站更名为焦作东站,构建旅游交通网络。六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规划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修武方庄、博爱柏山等旅游服务区,创建云台山全国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景区,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和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突出抓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开发,做好总干渠两侧绿化带征迁、规划、建设和开发工作,着力打造一条集生态绿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线、风景线、产业线。加快安置小区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确保征迁群众早日搬入新居。完善穿越南水北调总干渠的城区道路、配套管网、桥梁引桥等建设方案,开工建设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府城、苏蔺两个配套水厂的前期工作。深入开展南水北调施工环境集中整治,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快焦作新区建设。组建焦作新区管理机构,编制《焦作新区总体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焦作新区发展。三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孟州路等项目,实施文昌路、建设路西段等道路大修,完成迎宾路、丰收路两侧绿化工程,改造老城区8座危桥。继续实施城区河道污水改造工程,整治城区景观河道,做好中水利用和新河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老城区燃气管网改造。启动东方红广场改造和人防工程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完善公共交通设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四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城管网络建设步伐。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开展国家和省级园林县城、园林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五是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加快人民路延伸工程,推进博爱县城、修武县城与中心城区紧密连接。加快桃花峪黄河大桥、焦桐高速公路等建设,争取开工建设云郑高速公路。继续发展城乡客运、城际客运。整治城乡环境,为22个乡配备垃圾中转、运输设备。编制县市区村庄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加快特色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每个县市建设一个示范中心镇、10个以上示范中心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