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12年沈阳市大东区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2/07/1684 作者:佚名
导读: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新大东建设目标,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区“十二五”各项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67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60亿元,增长1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亿元,增长40.9%,其中税收收入48.4亿元,增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新大东建设目标,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区“十二五”各项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67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60亿元,增长1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亿元,增长40.9%,其中税收收入48.4亿元,增长5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亿元,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7.6亿元,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增长2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30元,增长13.2%。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沈阳汽车城建设全面提速为标志,区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汽车强区”战略,通过组建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指挥部,理顺关系,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了大东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整车生产势头迅猛。总投资70亿元,年产整车30万辆、发动机45万台的上通北盛三期项目顺利开工。华晨宝马新5系扩产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华晨金杯A级车扩建项目竣工。预计到年底,全区四大整车厂生产整车61.8万辆,增长9.2%;实现产值740亿元,增长27.8%。整车税收实现23.3亿元。整车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的87%和97%,沈阳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在全市工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汽车零部件项目加速集聚。汽车整车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为上通北盛三期配套的首批20家、总投资4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沈阳汽车城,30家零部件企业与我区达成投资意向。立达汽车零部件、大连华录模塑等项目竣工,常春汽车零部件、费拉尔汽车座椅等项目开工,我区汽车产业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汽车城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大东新城建设全面启动,新城规划编制完成。东望、榆林安置房等地块征收完毕,“城中村”改造全面展开。七朱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南小河、黄泥河整治工作加快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市土地储备中心支持,全年完成融资24亿元,争取用地指标2.3平方公里,为汽车城重大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基础。

同时,驻区企业改造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三洋重工工业园基础工程接近尾声,宝钢三期扩产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全区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利税平均增幅高于全市30个百分点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9.1%。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三产富区”战略,从推进项目和加强管理入手,不断加快东中街商业区建设,着力完善城区功能,促进了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东中街商业区展现新形象。中粮·沈阳大悦城CD座、龙之梦购物中心、新世界百货一期等项目营业,东中街商业区营业面积已达200万平方米。天润广场主体完工,南华项目土地征收工作正式启动。步行街二期和国内最大的半室内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商业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东中街商业区成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

商贸服务业加快繁荣。吉祥商贸区等街域商业分中心加快发展。萃华金银珠宝上市融资准备工作顺利实施。国瑞东方商城等项目取得新进展。完成了边门农贸市场、长安综合市场等10个农贸市场新建、改造工程。组织筹办了“沈阳国际旅游节——欢乐大东行”等特色旅游、会展推介活动,全区商业氛围日趋浓厚。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科技兴区”战略,积极扶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沈阳大学科技园正式投入运营,中国移动系统集成等项目入驻。区科技企业孵化中心“计算机辅助实时模拟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总部大厦8家企业落户。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指标考核体系,全区专利申请总量达到640件,引进科技团队40余个;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7.5万平方米,新增科技型企业70余家。列入上三级各类计划项目40余项,获得科技资金支持4000余万元。我区第五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

2011年,我们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深化改革和招商引资等方面推新举、求实效。对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和欧盟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整合,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加快沈阳汽车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区街财政体制改革顺利实施,街道办事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投入2500万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了原前进畜牧场转制,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优势产业和重点载体招商,组织开展了沈阳汽车城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等大型招商活动,引进了上海汇众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引进内资105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5亿美元。

(二)以“五大精品工程”和“五个一流”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为标志,城区发展环境实现新提升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倾力打造城区发展的软硬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府大路东延线建成通车,北大营西路、临河路等20条道路改造完毕,实施了巧克力城等9条小区配套道路建设。对沈海公园和30块景观绿地进行了改造提升,全区绿地面积达到2100万平方米。

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大东模式”再结硕果。望花、东望等主要城市出口路环境面貌显著改观,榆林大街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对津桥路等街路两侧老旧楼体、牌匾进行了外观改造,区内主要街路面貌焕然一新,街路牌匾改造经验在全市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市容环境属地化管理“五所进街”工作模式全面实施。我区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区复检。节能工作有效落实,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77%和4.1%。

政务环境切实优化。围绕争创“五个一流”,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集中受理”新型审批服务机制。开展了“文明服务月”和“局长接待日”等活动;受理省“民心网”、“96123市民服务热线”群众诉求3536件,办结率100%。深化了区级领导联系经济重点工作和项目实名推进制等责任机制,东方银座等12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对全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进行了规范、清理。深入开展“庸、懒、散”等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以民生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为标志,和谐大东建设迈出新步伐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将公共财力向民生倾斜,全面推进民生“八大工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通过鼓励自主创业、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等多种措施,全年完成实名制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全区新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4万人。对34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房屋应急维修机制不断完善,群众反映的300余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明堂街经济适用房主体完工,生产路廉租房项目竣工,西堡巷政府补贴房项目进展顺利。区医院、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加快建设。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二十八中学新建工程基础完工,一中教学楼改造顺利推进,教育局幼儿园小北分园投入使用,白塔小学等13所学校校舍加固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广泛开展教师队伍业务培训,深化教育内涵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文体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以迎接建党90周年、“迎全运”和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为主线,组织开展了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5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认真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实现零差率销售。政府、高校、社区“三位一体”早教模式成为我区特色品牌。

社会保持整体稳定。深入开展“清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6.9%,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20%。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年”活动,化解信访积案190件,帮扶救助880人,较好地解决了沉积多年的大观苑三期超期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企业、社区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营造了安全的消费环境。

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实施了108个弃管小区综合改造及15个示范性日间照料站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市级以上和谐社区达到73个。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1年,我们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改进政府工作、推动科学决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规范性,全年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共321件,见面率、办复率100%,满意率95%以上。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法律六进”活动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招投标、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

一年来,全区国防动员教育、人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区红十字会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单位”。工商、税务、统计、质监、档案、慈善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大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中、省直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城区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改造任务还很繁重,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还有待更好地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个别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大东建设的需要。这些问题事关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