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15年靖江市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

2022/07/1660 作者:佚名
导读:2015年,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项目突破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决胜之年。面对新常态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必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核心要求,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机遇,激活发展动力,转变增长方式,在引领新常态中确立更高定位,谋求更大作为,为靖江事业的发展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

2015年,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项目突破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决胜之年。面对新常态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必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核心要求,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机遇,激活发展动力,转变增长方式,在引领新常态中确立更高定位,谋求更大作为,为靖江事业的发展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要求,坚持以促改革为动力、以稳增长为目标、以惠民生为根本,拓宽提速转型、提优结构、提质增效新路径,自加压力、精准发力、深处着力,形成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格局,为实现“十三五”精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5.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主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改革创新,加快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深化制度创新。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规范权力清单,以流程再造推动审批提速。继续推行注册制度便利化,实行联合预审、并联审批,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新政。放开中介竞争性业务,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机制。释放市场空间效益。引入公私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领域,激发社会投资热情。优化市场监管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市场主体良性发展。制定公共服务购买目录,鼓励社会组织承接公共职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健全信用公示、奖惩体系,提高失信成本,夯实社会诚信基石。扩大发展长远效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新市民管理服务体系,落实流动人口“同城待遇”,释放城镇化内需潜力。

推进转型创业。优化提升产业内涵。加快延伸优势产业,集聚海工装备、木材深加工等行业企业,提高本土集成配套率,形成集群发展态势。支持空调、泵阀等特色行业发展,研发生产终端产品、成套设备,构建错位竞争、抱团发展格局,提升传统业态市场份额。推动永盛光电、先锋半导体等一批高新企业快速成长,为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发挥机电、汽配产业基地效应,促进更多企业由产业链、供应链向价值链、创新链转变。拓宽企业发展路径。大力推进两业融合,完善南方小麦、万林木业等产品交易市场,定期发布价格指数,扩大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扶持企业转型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新的资本、技术和管理,增强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加速新兴业态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商业模式、经营业态,推动实体经济与网络嫁接。规划建设电商产业园,扶持发展以食品为代表的B2C零售平台、以机电为特色的B2B行业平台,重塑产品定位、重构品牌价值。

整合资源创优。确立市场化配置导向。建立转型倒逼机制,严格按投资强度、贡献份额配置土地、岸线等资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优质项目腾出环境容量。支持企业有序兼并重组,促进生产要素向高效率企业流动。放大地缘比较优势,规划建设仓储配送、冷链物流基地,支持连锁经营、分拨配送等商贸业态发展。构建集约化利用机制。提高亩均产出率,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建立工业弹性用地、项目批后监管机制,强化工业用地产出效益考核。积极争创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促进节地水平、产出效益双提升。提高厂房使用率,支持翻建多层厂房、立体仓储,释放存量潜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整合现有资源,积极筹建产品检测、商务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优化金融环境,健全“政银企保”长效合作机制,精准放大财政杠杆作用,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力争经营性贷款增长10%。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推进直接融资,引进设立风投创投、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新型业态。加大上市扶持力度,力争新增上市挂牌企业7家,加快培育资本市场“靖江板块”。

二、突出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加大有效投入。放大产业优势。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大力招引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龙头项目,以“建链”形成新的增长点。紧扣低端领域、缺失环节,定向招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项目,增加产业增值环节,以“补链”提高集聚辐射能力。围绕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引进培育研发设计、数字化制造等新平台新业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以“强链”提升核心竞争力。转变增长动力。优化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腹地资源,吸引关联企业、配套项目向园区集中,扩大沿江开发纵深。大力引进战略投资,完善产业部署的资金链,坚决置换无效项目,提高低效企业产出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组织推介活动,拓宽以商引商、委托招商渠道。以打造高效政务环境、公平市场环境、良好法治环境、和谐人文环境为重点,优化营商环境,增创比较优势。实现量质并举。深入落实“六大服务提升行动”,突出项目质量、建设序时和产出效率,建立项目评估督查机制,确保亚星海工、嘉元碳纤维等35个亿元以上项目快速推进,国信电厂、理化所产业园等15个项目投产达效。

加强载体建设。全力提升港口能级。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优化经营业态,整治码头环境,完善疏港体系;新建、续建万吨级泊位6个,实现货物吞吐量1亿吨以上。整合港口资源,吸引产业集聚。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确保卫生检验检疫能力建设、粮食进口指定口岸通过国家级验收。扩大通关一体化效应,启动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自营出口16亿美元、外经营业额9400万美元。强力打造园区特色。创新政策环境,提升发展特色园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园,加快打造核工业配套产业园。支持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转型发展,加快实施长阳物流、中建钢构三期等项目,

放大产出效应。着力推进区镇联动。整合市域资源,稳步开展增减挂钩工作,引导人口有序集中。统筹区域功能开发,鼓励企业高端嫁接、就地转型,激发镇域经济活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农技推广和综合机械化水平,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带。促进科技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试点发行“创新券”,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个,新建产学研联合体16家;建设华达汽车二期、乐科热力等亿元以上技改项目51个。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新增专利授权量1800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达5件以上。强化平台支撑功能。延伸产研院创新链,建成先进焊接技术应用中心。推进院企协同创新,成立金属材料研发中心,建成中科苏派、中科金秋竹等项目。依托科创园,完善孵化链条,发展科技金融,新增在孵企业12家。强化人才引领作用。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招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集聚创新核心要素。

三、突出统筹协调,加快构筑新型城乡格局

优化规划导控。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实施城建新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多规融合”。开展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回头看”,构建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城市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编制导控。做优重点地段、重要区域、重大通道规划设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工程管线等6个专项规划。完成城市地下空间普查,合理布局地上地下设施,实现“规划管理一张图”。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完善集体会审、专家评审制度,严格“五线”管理。推进规划审批分块负责制,落实违章建筑发现、查处责任制,杜绝新增违建,削减存量违建。

加快城乡建设。提升中心城区。拓展新城功能,启动实施商业核心区项目,建设市文化中心、民艺馆。市政化改造沿江公路,建成新马路、站前路和阜前路连接段。优化老城环境,提质改造人民公园、西郊公园,建设天妃广场和毛家厅1、2号地块,综合改造工人文化宫、西环家私城、八圩港新世界段,续建改建十圩港西路、新建北路等6条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城东、城西大道及北二环、广靖互通工程,优化城市二环交通体系。继续推进公新公路改造,建成上五圩轮渡工程。启动客运站综合改造,新建公交枢纽站2个。完成地下人防指挥所建设。实施国家中小河流重点县试点项目,疏浚整治农村河道600条。建设美丽镇村。新港城加快实施商业广场等项目,启动怀德学院二期建设。新桥城重点实施医疗中心项目,打通南北路网。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元素融合,打造靖江旅游品牌,规划建设孤山景区、马洲岛度假区。推动孤山镇、马桥镇和东兴镇区逐步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宜居功能。放大生祠镇人文旅游特色,彰显西来镇、季市镇生态、美食效益。推进村庄环境长效治理,创成省、泰州市级美丽乡村24个。

强化综合管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城管委工作制度,建立规划监察、城市管理、物业管理联动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统筹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实现建管一体化运作。加大系列整治力度。持续推进优秀管理城市创建,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占道经营、店招标牌专项治理,创建2条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加强农贸市场管理,建设渔婆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推广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建成投运勤丰垃圾填埋场。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强化街道、社区属地监管职责,规范物业服务市场,实现城镇新建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四、突出富民安民,加快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善谋富民良策。推进大众创业。落实扶持政策,分层次培育各类主体,引导能人返乡创业、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新增创业1万人。优化载体建设,继续提升创业园功能,新增5000平方米以上孵化基地2个。优化就业服务。实施劳动力集聚计划,新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9个,高等院校人才基地8个,外来劳务输入基地5个,新增就业9000人。拓展订单式培训,推行技能人才现场评价。拓宽富民渠道。坚持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欠薪预警和工资保证金机制,提高职工工资性收入。鼓励多种形式入股投资,提高群众资产性收入。

笃行利民善举。健全社保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制度,优化重点单位、特困人群参保服务,确保应保尽保。落实财政补助增长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医保实时结算。完善救助体系。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扩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妥善安排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有序推进住房保障,探索完善货币补偿等多元保障措施。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逐步实现动态消除贫困目标。构建养老体系。协调发展老龄事业与养老产业,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加大功能设施投入,完成镇级敬老院升级改造。

兴办民生实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快实施一批民生项目:统筹农村桥梁、涵洞、污水处理和公共设施维护,推行农村环境“八位一体”管护。建成市公交总站、滨江新城首末站,增建停车位1000个。实施城区老旧危楼治理两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江防水厂扩建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建。建成运营市体育中心一期工程,有序开放学校体育场所。完成全市79所学校食堂、64家大型餐饮单位“透明厨房”标准化建设。建成电梯物联网安全运行监管平台。推行医疗卫生信息“同城互认”,建成统一的卫生临检、影像、消毒供应和远程会诊中心。开展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工程;免费为低保、重残人员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办理职工医疗保险。

五、突出公共服务,加快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繁荣发展社会文明。塑造精神文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好用好“道德讲堂”。深化“美德善行”系列活动,选树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积极倡导爱心义举,完善公益创投、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深化“书香靖江”建设,培育网络、交通等领域文明理念,提升公民文明素养,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塑造城市文明。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化文明镇村、“五好家庭”系列创建。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档升级全民健身设施,争创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推动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传播弘扬现代文明风尚,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塑造生态文明。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高标准建设运行重金属防控中心。加强饮用水源水质预警监测,消除城区劣五类水体。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探索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妥善处理危险固体废物。持续推进城乡绿化,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6000亩。积极申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级验收,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公众良好的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启动实验学校新校区、新职教中心建设,建成港口小学、六圩港幼儿园等5所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集团办学模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争创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实施提升工程,建成市人民医院二期病房大楼,市中医院创建成“三级乙等”。严格镇村卫生一体管理,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96%。优化文化公共服务。巩固省级示范区创建成果,拓展移动舞台、流动图书馆等文化惠民服务。举办第33届文艺节。拓宽广电运行空间,探索产业化运营路径。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实施孤山山体加固工程。优化科普基础设施布局,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市。开展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创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强化价格监测预警,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做好人武、双拥、对台、侨务、外事、气象、行政事务管理等工作。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共建共享社区服务信息资源,促进政社良性互动。建设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立公益项目招投标机制,探索建立公益信托运行模式。深化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依法治访,健全开门接访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全面建成村级司法行政服务站,规范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做好“六五”普法终期考核迎检工作。加强公共安全。继续深化平安靖江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控群体性社会事件、重特大刑事案件发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继续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防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推动食品药品监管重心下移,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