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19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2022/07/16140 作者:佚名
导读: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战略定力,保持工作连续性,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向前。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约4150亿元,同比增长6.6%左右(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达400亿元,增长2.8%;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1188.1亿元,增长18.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38万元,增长9%。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制造业立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中海油惠炼二期全面建成投产,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居全国第一。TCL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一期、旭硝子显示玻璃二期试产,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投产。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3家,总数达10家。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3%,规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增长12%。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开展建设项目百日攻坚,集中力量保重点,247宗重点项目投资6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中海油油品结构升级项目、惠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动工建设,大亚湾LNG电厂两台机组建成投运。赣深高铁、广汕汕高铁加快推进,荃湾煤炭码头进港铁路通车。建成武深高速惠州段,新增高速公路98公里,总里程达732公里。建成金恺大道等市政路桥。中韩(惠州)产业园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准。

市场活力日益增强。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落实“惠十条”,降低企业成本约202.3亿元。加大工业用地保障力度,全市新增用地指标的71.3%用于工业项目。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1.07万亩。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小升规”企业1100家,其中工业企业485家。5家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或新三板挂牌。新增市场主体约12万个,增长25%,其中企业3.6万家。

内外需求平稳增长。大力拓展消费空间,培育城乡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亿元,增长9.4%。限额以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30%。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外贸结构继续优化,进出口总额3314亿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4%。

一年来,我们抓住“窗口期”,乘势而为集聚发展新动能

产业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引进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并成功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推动投资70亿美元的中海油/壳牌三期落户大亚湾。全市新备案外资项目1923宗,增长3倍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增长91%。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坚定不移调结构,三次产业结构为4.3∶53.1∶42.6。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0.4%、70.6%。现代服务业占比54.9%,提升0.8个百分点。港口吞吐量8757万吨,增长21.4%。惠州机场旅客吞吐量188万人次,增长96.4%。旅游接待人数增长9.3%,旅游收入增长14.2%。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020家,获认定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家。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大投入支持创新发展,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35家,总量1108家,增长40%。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动工建设,潼湖科技小镇首期开园。新增省级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46%。PCT专利申请量36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件。“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增至6个。

一年来,我们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跨越高质量发展重大关口的短板

积极防控化解风险。强化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和财政预算收支三年滚动计划。逐步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处理历史欠账30多亿元。制定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实施方案,严格规范PPP项目管理,化解隐性债务200多亿元。建立商品房项目差别化价格监制机制,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加强涉众型金融风险排查和化解,推进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地方金融安全稳定。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完善精准扶贫责任体系,累计投入22.6亿元,实施村扶贫项目2375个,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相对贫困人口按年度计划全部实现预脱贫。启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建设1030个创建项目,46个省定贫困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惠阳、惠东获评全国示范县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造林9.89万亩,建成村庄公园177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960户,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强力推进污染防治。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交办案件以及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依法严处一批违法企业,追责问责干部25名。启动供排污一体化改革,系统推动水环境治理。挂牌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整治,沙河水质由劣V类改善为Ⅳ类,淡水河、潼湖水主要污染物负荷分别下降34.2%、10.2%。建成污水管网406.8公里,改造老旧管网148.5公里。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874家,完成86家省控VOCs企业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1.8%,在全国169个重点监测城市中稳居前10位。入列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龙门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坚持教育优先,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5万个,惠州中学如期招生,成功创建省首批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深化综合医改,建成医联体23个,2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成功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惠州西湖成功创5A,市植物园一期建成开园,东坡祠重修开放。新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2个,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承办全国青少年花样游泳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全民健身活动,一批惠州健儿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治安警情、“两抢”警情分别下降23%、81.4%,实现176天“两抢”零发案,全民禁毒重点工作综合考评全省第一。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四级全覆盖。铁腕整治“两违”,查处违法用地5175亩,拆除违法建筑359万平方米。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深入推进,有效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刻汲取“8·1”交通事故教训,超常力度治超,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4.7%。支持群团改革,更好发挥工青妇联系群众桥梁纽带作用。协助驻惠部队做好停偿工作,双拥共建不断巩固。

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多措并举推动就业,新增就业人员7.2万人,失业再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39家医疗机构实现全国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实施困难群众二次医疗救助,每人每年最高5万元。开展全民预防保健,为127万常住人口免费健康体检。支持发展公益事业,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在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城镇、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750元、1280元。

成功防御“8·30”特大暴雨和强台风“山竹”。面对突破历史极值的持续强降雨和罕见风暴,提前转移安置群众,精准调度水库运行,科学组织抢险救援,全市人民众志成城防洪抗灾,实现了“零死亡”。这两场气候灾害防御战,充分展现了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军民深情,充分展现了各级各部门高效协同、团结奋战的强大合力,这是惠州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的强大正能量!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领各项工作,确保了政府工作的正确方向。我们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勤勉尽责,依法行政,廉洁用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建设持续推进,积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取消证明事项53项,取消行政职权60项,下放(委托)县区实施33项。推进“集成办理、一次搞定”政务改革,新网上办事大厅顺利上线。首席服务官、“中介”超市等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入选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法治政府加快建设,坚持向市人大及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共办理市人大议案8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议167件、省市政协提案325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1件,全面清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746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发布政府信息18.9万条。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力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及国务院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性政府会议压减32%、政务公文减少30%,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正风肃纪的常态化机制逐步形成。

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赢得了发展的主动,“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转”的步伐更加坚定,“进”的态势更加积极。这些成绩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抓发展、抓稳定,一步一个脚印实干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惠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港澳台同胞、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对照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我们总体上较好完成了全年任务,但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一些经济指标增幅与预期有距离。这既有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我们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充分仍是惠州最大的实际,总量不够大、企业不够多、百姓不够富是客观现实,立足客观条件开展工作做得不够好。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创新体系有待完善。城乡区域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心城区和山区县、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仍然较大。实体经济面临困难较多,用工难、融资难、办事难等问题有待化解。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入托、上学、看病、出行仍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各位代表!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对广东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充分肯定惠州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为惠州新一轮改革发展增强了奋进动力、提供了科学方法。我们一定牢记嘱托、解放思想、实干担当,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发展的质量提得更高,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美好期望!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对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至关重要。当前,受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我们也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惠州独具区位、空间、生态等优势,有利于各类资源要素向惠州集聚。省委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市的发展重心处于全省沿海经济带主战场上,有利于形成经济新增长极。我们重点发展的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符合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方向,将有力促进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提升竞争力。我们成功引进一批令人振奋的百亿美元级龙头项目,正在推动建设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有22宗,新一轮发展蓄势待发。我们要抢抓机遇,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对惠州提出的目标要求转化为惠州发展的生动实践,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面掀起干事创业新热潮。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党代会和市委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在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税收收入占比7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68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一般贸易出口占比30%以上;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2.6%以内;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完成省定目标。

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实现上述年度目标,要全面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提速,因地制宜,创造性抓好落实,处理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突出“稳”,以稳求进。坚决把“六个稳”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底线思维,抓实风险防控、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工作。稳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机械求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办好惠州自己的事,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强化“进”,以进促稳。树立抢抓机遇意识,大力实施逆周期操作,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沿海经济带为发展主战场,加快建设大交通、大产业、大平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