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仕水矴步桥简介

2022/07/16282 作者:佚名
导读:位于泰顺县仁阳镇溪东村的仕水矴步,初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建。一字凌波而立,架于平坦宽阔、水流平缓的仕水溪河面上。全长130米,共223步,每步由高低两块条石构成,整条矴步可同时容三个并肩而行,相对的行人可自如交汇,高者还可供行人在涨水季节行走。两组矴步间距0.6米,在矴步的上下游两侧,用卵石砌成护坦,护坦间相隔数十米深埋木桩,并用横木相联,以加固坦基,即所

位于泰顺县仁阳镇溪东村的仕水矴步,初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建。一字凌波而立,架于平坦宽阔、水流平缓的仕水溪河面上。全长130米,共223步,每步由高低两块条石构成,整条矴步可同时容三个并肩而行,相对的行人可自如交汇,高者还可供行人在涨水季节行走。两组矴步间距0.6米,在矴步的上下游两侧,用卵石砌成护坦,护坦间相隔数十米深埋木桩,并用横木相联,以加固坦基,即所谓“木石牙错”。岸边有碑12通,记载仕水矴步的建造工艺。建造者在选择矴步的石质上也颇费苦心:高的用白色花岗岩,低的用青石深砌。

这种石质与颜色的不同搭配不仅使矴步外形优雅美观,更使夜行者借星月微光而畅行无碍,洪水初涨,踏浪而行的人们亦能安然渡岸。建造者的匠心不止在渡河,更有深意:“石取其坚,计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

泰顺山区沟谷纵横,溪流交错,造桥甚多,惟泗水溪河宽阔,不宜造跨河大桥,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简易矴步以便交通,实非得已。此矴步颇为典型,被《中国桥梁史话》定为原始桥梁雏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