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业务培训,准确执行《条例》规定
新修订的《条例》出台后,我市迅速掀起学习高潮。2019年8月底,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全市100名从事政府信息公开的人员在东南大学进行为期2天的专题培训。专门邀请省政务公开办领导、省司法厅行政复议专家、东南大学行政法教授进行授课,各地各部门也通过专家辅导、业务交流、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新修订《条例》,基本做到所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志一个不漏的培训一次,为正确理解、准确执行《条例》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突出重点领域,扩大公开范围
2019年,我市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为重点,不断扩大公开范围。通过镇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务信息 6805条,其中信息公开目录信息更新量731条,开设各类专栏专题103个;通过传统媒体和其他政务新媒体公开政府信息5000余条。所有政府信息基本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全市重点领域和重点民生信息,包括各地各部门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重点工作信息、重大项目信息、行政权力运行信息、人事任免信息、社会保障信息、惠民政策信息以及群众密切关注的就业创业、市场监管、棚户区改造、环保、扶贫等重点热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得到普遍公开。由市政府主办的《政府公报》及时刊登市政府出台的所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无一遗漏,且免费向社会公开发行,市民可就近到信息公开查阅点索要、查阅 。
(三)规范依申请公开,维护申请人权益
各地各部门为此均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许多单位还聘请了专门的法律顾问,为依申请公开工作的依法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政府办公室还及时转发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两个关于依申请公开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强化依申请公开办理程序和答复规范工作。2019年,全市共受理依申请公开628件,全部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答复。
(四)回应社会关切,着力提升公开实效
持续开展民意征集、不断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提高《市长信箱》办理质量,重点做好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应工作,不断提升平台交互体验,强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2019年,市政府发布政策解读50篇,新闻通稿158篇,组织接受媒体采访72次,通过“两微一端”发布政务信息2349条;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回应公众关注热点12次;办结留言1843次,其中公开答复数量145条;组织在线访谈4期,答复网民提问77条;市政府系统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241件,政协委员提案311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参加。注重日常网上监测、聘请第三方进行定期评估,适时开展现场督查,督查整改一直贯穿于公开工作的始终。2019年,市政府办公室下发政府网站运维和政务公开专项督查通报4期。受理、处理市民有关信息公开的投诉3件。
(五)规范运行机制,完善公开平台
为适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需要,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市政府办公室专门设立了政务公开办公室;市政府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重大事项及时提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讨论研究。各地各部门均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程序的意见》下发后特别是新修订的《条例》出台后,市政府办公室适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有关工作的通知》,并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确保公开工作有序开展。按照五公开的要求,严格落实行政机关公文办理中的政务公开程序,加快将政务公开要求固化到现有业务管理系统中,推动政务公开操作与政府日常运行紧密结合、同步运转,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公开主平台的作用。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不断优化调整政府信息公开的栏目设置。同时,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功能和优势,重点强化规范管理,将其打造成行政机关又一重要政务发布平台。目前全市416个市级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我市发布政务信息的重要载体。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制作数量 |
本年新公开数量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489 |
444 |
2608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许可 |
389 |
0 |
390440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1043 |
0 |
175465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处罚 |
5406 |
0 |
475720 |
行政强制 |
249 |
0 |
10495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408 |
-4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3351 |
4.581亿元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和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社会 公益 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595 |
27 |
2 |
3 |
0 |
628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32 |
4 |
4 |
0 |
4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325 |
22 |
2 |
0 |
0 |
349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50 |
1 |
0 |
0 |
0 |
51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3 |
0 |
0 |
0 |
0 |
3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11 |
0 |
0 |
0 |
0 |
11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14 |
0 |
0 |
0 |
0 |
14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12 |
0 |
0 |
2 |
0 |
14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13 |
0 |
0 |
0 |
0 |
13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112 |
3 |
0 |
0 |
0 |
115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6 |
0 |
0 |
0 |
0 |
16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3 |
0 |
0 |
0 |
0 |
3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19 |
0 |
0 |
0 |
0 |
19 |
2.重复申请 |
9 |
0 |
0 |
0 |
0 |
9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4 |
0 |
0 |
0 |
0 |
4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8 |
0 |
0 |
0 |
0 |
8 |
|
(六)其他处理 |
6 |
2 |
0 |
0 |
0 |
8 |
|
(七)总计 |
605 |
26 |
1 |
4 |
0 |
636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31 |
0 |
0 |
0 |
0 |
31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21 |
5 |
3 |
6 |
35 |
14 |
1 |
6 |
6 |
27 |
6 |
0 |
0 |
5 |
11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工作指导不到位。少数地方和部门公开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信息更新不及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从事信息公开工作的同志都是兼职,工作处于“兼顾”状态,常常出现“兼而难顾”、“兼而不顾”的现象,公开工作疲于应付。今后,市政府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均衡发展。
(二)督查力度不够大。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督查面还不够广,督查力度不够大。今后,市政府办公室将以考核为抓手,通过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编发督查通报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迅速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