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川大学首次发现LaFe03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容量,2009年申请国家基金并获得批准。在基金项目“LaFe03材料的电化学行为及金属改性研究”(批准号:50971096)的支持下,取得了具有较高学术和一定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1)LaFeO3-δ充放电过程表现为吸放氢与铁变价的协调机制,其容量衰减与镍粉的不可逆氧化相关;2)50-100nm的非晶态纳米级和晶态深亚微米LaFeO3-δ在60℃及125 mA/g的放电容量分别达到532和443 mAh/g、循环稳定容量达到360和310mAh/g二者都表现出温度及尺度敏感性;3)在60℃及125 mA/g充放电条件下,晶态深亚微米La1-xAxFeO3-δ(A=Sr,Ba)的La位Sr和Ba部分替代(x=0.6)使循环稳定容量从310mAh/g提高到370和450mAh/g,结构变化提供了更好的电化学活性;晶态深亚微米LaFe1-xTxO3-δ(T=Ni,Co)的Fe位Ni和Co部分替代(xNi=0.4,xCo=0.2)使循环稳定容量提高到470和430mAhg-1,与Ni和Co自身电催化活性相关;4)在125mA/g充放电条件下,高能球磨使晶态深亚微米LaFeO3-δ的循环稳定容量从25、40和60℃的52、110、310mAh/g提高到205、270和390mAh/g,球磨过程非晶化缺陷增加及颗粒细化起作用;5)CuFe2O4尖晶石型氧化物通过Cu2 和Fe3 的阴极电结晶过程原位自组装形成分布均匀的Cu/Fe纳米复合材料,原位Cu纳米颗粒明显改善了Fe电极高倍率和低温放电性能,性能明显优于传统铁镍电池Fe3O4电极材料。 在执行项目过程中:1)共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其中5篇影响因子超过3.0,他引总36次;2)研究结果入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稀土金属材料》,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3)申请并公告了1项发明专利:钙钛矿系贮氢电极材料,陈云贵等,200910058637.5,公告日2010-05-19;4)培养硕博研究生5人,本科4人。 从应用上分析,LaFeO3在较高温度如60℃具有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