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智慧民生服务保障行动

2022/07/1693 作者:佚名
导读:以促进全省城乡居民共享智慧化建设成果为目标,重点打造智慧人社、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家居、智慧社区等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网络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智慧交通、智慧国土、智慧水利、智能电网、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慧旅游等智慧应用示范,面向社会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品质的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 (一)智慧人社体系建设

以促进全省城乡居民共享智慧化建设成果为目标,重点打造智慧人社、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家居、智慧社区等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网络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智慧交通、智慧国土、智慧水利、智能电网、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慧旅游等智慧应用示范,面向社会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品质的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

(一)智慧人社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全省集中的人员和社会保障卡基础信息库,实现人员基础信息统一入口,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省、市各类业务系统数据大集中,实现公共就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的系统一体化。建立全省集中的人社业务资源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综合、比对、检测、分析和挖掘利用,支持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服务。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支持社会公众利用社会保障卡办理政府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整合12333服务热线、门户网站、移动终端、短信平台、有线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等各类渠道为一体,统一平台、统一出口、统一服务,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智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

(二)智慧教育资源整合工程。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建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整合优化教育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推送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着力构建社会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城乡社区远程教育,推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加强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各类人员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为智慧江苏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省教育厅等)

(三)智慧健康服务工程。构建完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完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开展卫生大数据挖掘利用,实现居民健康信息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以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会诊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远程医疗,推行预约诊疗、双向转诊、慢病管理等业务协同新模式。实施人口信息“金人工程”,加强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充分运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环、智能指环等)和RFID(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采集居民健康信息,建立健康管理云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智慧体育信息服务平台、智慧体育产业园、智慧健身场馆等公共设施,推行全方位、全过程健康管理,为城乡居民提供系统性、连续性健康保障与服务。(省卫生计生委、省体育局等)

(四)智慧养老服务工程。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释放养老消费潜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为目标,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医疗护理机构、慈善养老机构等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的服务机制。重点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广远程无线健康监测、远程保健护理等应用,为各类养老管理机关和组织提供管理服务,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养老信息服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监测系统,发展老龄人口决策支撑服务体系。开通公众养老服务热线,提供面向老年群体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省民政厅等)

(五)智慧家居应用工程。面向家庭生活、楼宇管理、社区服务等主要领域,积极开展智慧家居平台应用试点,融合拓展生活服务信息、公共安全服务信息、社区管理服务信息以及新农村综合服务信息等,开展家居环境感知与远程控制、建筑节能与智能控制、公共区域管理与社区服务、物业管理与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应用,为城乡个人和家庭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先期选择在3个省辖市、10个县级市开展试点。(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六)智慧社区推进工程。建设覆盖全省、统一规范的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系统,统一采集公共基础数据,规范多方共享,促进业务协同,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全人群覆盖、全口径继承和全区域通办。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大力发展各类信息服务载体和终端,提供“一网式”“一线式”综合服务,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效能。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汇聚各方资源,按照“五个一”标准(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建成全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实现省、市、县三级“网上村委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将“网上村委会”打造成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涉农信息交换和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中心、服务“三农”的重要窗口。(省民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广电局等)

(七)网络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数字内容生产、集成、传输分发平台,不断丰富信息消费产品内容供给和传播渠道。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新媒体城乡传播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强网络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多媒体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手机媒体等新型业务发展。(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

(八)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工程。建设交通信息感知基础设施和全路网智能监控体系,优化交通组织诱导,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加快建设高速公路智能化运营服务平台,实现路网调度智能化、运营管理科学化、出行服务优质化和安全应急快速化。加快推进公路ETC苏通卡与道路运输证IC卡融合应用、内河船舶便捷过闸系统(水上ETC)推广、机动车驾培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应用、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升级,试点开展公路客运售票实名制登记工作。加快拓展建设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和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实施跨地区交通运输信息共享交换、“船联网”、“营运车联网”等工程。积极推动北斗卫星定位、RFID身份识别、基于IPv6/ IPv4的无线自组织网络系统等技术在公路、水路交通管理服务中的融合应用。推进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加快交通信号公交优先试点和应用推广,加强智慧公交系统建设与功能完善。加快推进全省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工程建设。规范手机召车应用,推广全省出租汽车96520一号召车服务,实现本地电召平台对手机召车软件统一接入和管理。加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信息服务系统和城市交通诱导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等)

(九)智慧国土“一张图”工程。大力推进智慧国土“一张图”工程实施,开展“一张图”数据库成果应用,加快完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提升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技术保障能力,持续完善土地、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全面构建集国土资源动态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测、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综合监管平台,为加强土地资源利用开发、降低地质灾害损失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国土云”,聚合国土资源各类空间与非空间信息,面向社会提供专业化、高效能的国土资源信息云服务,支撑各类信息化应用。(省国土资源厅等)

(十)智慧环保服务工程。以服务民生、改善环境为目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一步加强环保监控系统感知层与智慧层的建设,打造全省统一规范的环保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对环保部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企业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公示,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合理有序开放,强化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满足公众知情权。选择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试点,推进跨部门企业信息互联共享,整合市场、企业、生产、工况、污染排放等多维度信息,加强智能分析,构筑感知更透彻、互联更可靠、应用更深入的智慧环保体系。(省环保厅等)

(十一)智慧水利建设工程。建设覆盖全省的水位、雨量、水量、水质、工情、旱情、灾情等信息实时监测与分析系统和省水利数据中心,建成省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整合行业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共享规范和机制,实现大量、多源、多维、多态的水利大数据服务。完善防汛防旱指挥系统体系,提供实时信息监控、洪水预报调度、水库预警、防汛会商等服务,实现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县级全覆盖,部分延伸到重点乡镇。建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省水资源信息的快速传递、共享和综合管理,达到水资源管理精细化、实时化的深度管理目标,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和水环境保护提供支撑。(省水利厅等)

(十二)智慧气象建设工程。建设气象综合探测信息系统,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覆盖江苏陆地、水域(江河湖海)、立体的气象探测网络,建立实时高效的气象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系统。加强多源资料的融合应用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建立气象及其次生灾害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提供每小时水平分辨率为3公里的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利用多种媒体和通讯手段,结合社会公共传播资源,形成覆盖全部地域、面向不同群体的气象信息发布立体网络。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联接各部门,贯通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省气象局等)

(十三)智慧旅游创新建设工程。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根本,全面推进全省旅游基础信息数据、旅游公众信息服务、旅游产业运行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四大体系和平台建设。加强全省旅游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各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各类旅游企业资讯服务平台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规范建设各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和游客中心。加强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以行业监管、游客流量监测、景区舒适度预报以及风险防控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运行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全省旅游市场营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融合运用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集成各类旅游产品采购和推送系统,引导各类旅游企业建设智慧型企业,面向广大游客提供资讯查询、在线预订和支付服务。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和运用,建立服务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消费便捷化、营销网络化的全新旅游业态。(省旅游局、省商务厅等)

(十四)智慧民生应用示范工程。大力推进智能电网、智能安防、智能环保等智慧民生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物联网技术在电网输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的综合应用,实现电网态势感知,提高电网管理和能源调配能力,保障居民生产生活。以社区街道、公共场所、重要单位和地段、危险场所、城市出入口等为重点,加强社区安防一体化、电梯运行监控、公共安全管理、要地周界安防、危险品监控等应用系统建设和综合应用,有效提升整体安防水平,支撑平安江苏建设。加快构建多元化、智慧型环保感知网络,建设具有智能感知、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存储、视频分析能力的环保综合管理服务体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环保厅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