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形态创构是实现“建筑与结构协调统一”的有效途径,不同的解决思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结果,方法与方法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区别。课题组从三种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研究了相应的创构方法,1)基于感度分析法,2)基于拟机构法,3)基于“形图”与“力图”的对偶关系,围绕连续壳、网壳、包括树状结构在内的杆支撑以及这三者结合的复杂空间结构,每种方法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延伸。主要内容如下:基于感度分析法,建立了以应变能最小化为目标,以结构几何关键点广义坐标为设计变量的结构优化方法。并进一步的,考虑几何非线性对创构过程的影响,将结构几何非线性引入到自由曲面壳的形态创构中,考虑施工便携性,将直纹面的几何特性引入到壳的形态创构中。研究表明,本方法可用于不同类型建筑要求的空间结构形态优化。拟机构法的提出,来源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机构施加外力时,机构自行改变原来状态在某一新状态下停留,而其停留是无弯矩平衡的自然停留。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弯矩,创构出以轴力或薄膜力为主要方式传递荷载的高效结构,对于杆系结构、网状结构、曲面结构以及它们的组合,均能很好的适用。这对建筑与结构方案的确定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形图”与“力图”的对偶关系,通过引入图解静力学改进动力松弛法对壳找形,该方法总结图解静力学方法与动力松弛法的特点,在找形过程中能够直观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结构中复杂的形-力关系,为建筑设计者和研究人员从新角度理解壳结构的力学性能提供帮助。该项目从结构形态的本质出发,探索了能够使结构向整体性能最优方向“自行演变”的环境、条件、动力以及途径,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空间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的理论体系,均采用FORTRAN编制成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几何创建及优化程序,并且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获得对混合型空间结构力学性能的初步认识,探索的考虑施工便捷性的结构形态创构方法,为该类理论指导设计的建筑提供落地实践的可能,进一步推动建筑与结构设计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理论设计方法转变。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EI期刊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组织成员参加国际会议4人次,发表国际会议论文2篇,参加国内会议9人次,发表国内会议论文9篇,培养博士1名,硕士7名,另有1篇已经投稿在审的EI期刊论文1篇,待撰写的与项目有关的期刊论文3篇,培养在读博士2名,在读硕士5名。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