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燕山期造山作用的两个主要特征就广泛的岩浆活动和强烈的构造叠加变形。火成岩的空间展布,特别是同构造侵入杂岩体和火山岩盆地的展布与同期变形带的走向(和构造指向)具有很强相关性。通过火成岩构造组合、构造形迹及岩浆-构造事件序列等的共同约束,研究华北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造山过程中的构造叠加、构造应力场转换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一般认为,燕山地区发育的“花边状”的褶皱和被褶皱的逆冲推覆带等,是多幕挤压变形叠加的记录。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中期、晚侏罗世晚期和早白垩世早期5期不同方向展布的火成岩对应方向不同的收缩构造,提出早白垩世早期本区可能存在区域北西向挤压构造及该期华北地区总体仍处于收缩构造环境的认识。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