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学院大事

2022/07/16156 作者:佚名
导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前身是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成立于1952年11月6日,从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走过了50年光辉的历程。 1950年5月,湖南大学水利学科的专业调入武汉大学。1951年在武汉大学工学院内成立了水利工程系,系主任何之泰,后是余家询。 1952年11月,成立了武汉大学水利学院,院长由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张瑞瑾兼任。1952、1953年经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学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前身是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成立于1952年11月6日,从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走过了50年光辉的历程。

1950年5月,湖南大学水利学科的专业调入武汉大学。1951年在武汉大学工学院内成立了水利工程系,系主任何之泰,后是余家询。

1952年11月,成立了武汉大学水利学院,院长由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张瑞瑾兼任。1952、1953年经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武昌中华大学、华南工学院等院校的水利学科、专业、师生和设备先后调入武汉大学,学生增至1500余人,教师增至160余人。

1954年12月1日,高等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决定,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院长张如屏、副院长张瑞瑾。设有水利土壤改良、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和水道及海 港三个本科专业和水利技术建筑与水利土壤改良两个专修科。设立了水工建筑系 、河港工程系和水利改良系。

1955年1月23日举行了武汉水利学院成立典礼大会。张如屏院长、张瑞瑾副院长及武汉大学李达校长在会上讲话。至此,以水利土壤改良为重点的工科学院正式诞生。

1955年3月26日,经省高校党委批准,院成立总支委员会,总支书记张如屏、副书记张茀承。

1955年8月,天津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河北农学院、沈阳农学院水利土壤改良专业及华东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专修科调至该院。该院水道及海港专业调至华东水利学院。

1955年8月,学院招收施工组织及机械化专业研究生8名,天津大学水利土壤改良专业研究生12名转入该院,至此,学院共有研究生20名。

1955年9月3日,苏联水利土壤改良专家卡尔波夫、施工专家叶菲莫夫到院工作,卡尔波夫兼任院长顾问。

1955年10月9日—11日,举行了第一届团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院团委。院团委第一副书记叶裕森、第二副书记吴国栋。

1955年12月4日,院基建工作大规模开始施工,第四、第八教学楼相继开工。

1956年3月18日,学院举行了全国八所高等工科院校施工教学大纲审定会议。

1956年6月9日,院务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12年远景规划(草案)及水改、水 建专业教学计划。

1956年6月28日,中共武汉市委批准成立中共武汉水利学院党委。党委书记张如屏、副书记张茀承、李俊武。

1956年7月16日,欢送卡尔波夫专家回国,张如屏院长代表周恩来总理颁赠“中苏友谊纪念章”,并代送高教部杨秀峰部长的感谢信。

1956年8月,水工结构、水电站及抽水机站、结构力学、水利土壤改良4个学科招收研究生,其中结构力学、水利土壤改良专业招收副博士研究生。学院还招 收越南留学生14人,其中本科生12人,研究生2人。

1957年5月31日,高等教育部通知:国务院任命梁百朴为学院副院长。

1957年10月13日,湖北省委文化教育部通知:中共中央任命任士舜同志为学院党委书记。

1958年8月,院招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留学生。

1958年8月,增设治河防洪工程专业和水利工程施工专业,9月院务会决定设立施工系和治河系。

1958年9月12日晚,全院师生在武大运动场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8年10月,院举行水利土壤改良专业毕业典礼,有238名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施工系和水建系有208名同志支援丹江水利建设。

1959年1月,新聘苏联专家、苏联乌克兰科学院通讯院士培什金教授到达学院,6月完成教学任务回国。

1959年6月,张瑞瑾副院长率我国政府代表团赴越南,帮助筹建水利方面的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并商定我国派专家支援越南高校建设。之后,揭曾佑、叶守 泽、谢鉴衡、冯尚友、卢格炎等先后去越南高校任教。

1959年10月,张瑞瑾等出席三峡科学讨论会,学院共提出论证报告15篇。

1960年5月,揭曾佑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并与农田水利教研室代表张蔚榛赴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0年6月,农田水利教研室自制成自动喷灌机,武汉市科委来院参观鉴定。

1960年6月,开办函授教育,设有农田水利工程和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两个专业,共招收学员474人。8月,开设水电干部专修班。

1962年1月,第一届水电干部专修班43名学员毕业,并举行了毕业典礼。

1964年4月,举行了河流动力学教材编审会议,清华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成都工学院等院校参加了会议。

1964年7月16日,第五届校务委员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系与治河防洪工程系合并为第一系,水工建筑系与水利工程施工系合并为第二系。

1965年12月,全国农田水利教材编审会在学院举行,会议由农田水利教研室揭曾佑教授主持,华东水电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十余所院校和生产单位代表参 加。

1974年10月,张瑞瑾教授任我国水文代表团团长赴巴黎参加联合国水文会议 。

1975年4月,成立了农田水利系、治河工程及泥沙系、水利工程建筑系、水利工程施工系。

1975年5月,张瑞瑾教授赴巴黎参加“国际水文十年”理事国会议。

1979年1月,经水电部批准,正式成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1980年1月,开始招收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函授生,学制5年。

1981年6月,增设机电排灌专业。

1981年11月,工程水文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专业、学科 。叶守泽、张瑞瑾、谢鉴衡、王鸿儒、张蔚榛为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

1982年6月,增设“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专业。

1983年4月,美国灌溉排水盐碱地改良考察组来院参观了农水实验室和泥沙实验室,并与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

1983年10月,美国、英国、罗马尼亚、苏联、日本等34名外国专家来我国参加国际泥沙会议后,到院参观了泥沙实验室,他们对该院在河流泥沙研究方面所 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岩土工程专业为全国第二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专业、学科,刘祖德、冯尚友为第二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固体工程、结构力学、水 力发电工程为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学科。

1986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郭元裕教授为第三批博士生指导教师 。

1986年10月,全国首届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工作学术讨论会和全国机电排灌学术讨论会在该院召开。

1987年9月,谢鉴衡教授、肖焕雄教授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水利电力部聘为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攻关项目课题组专家。

1987年4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聘请张蔚榛教授为工程技术学部水利学科评委。

1988年6月,学院主持召开了“灌溉系统评估和水管理”国际会议。

1988年9月,农田水利工程系改名为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及施工系改名为水力发电工程系、河流力学及治河工程系改名为河流工程系。

1988年12月,经水利部批准,泵站科技情报网在武汉成立,学院当选为网长单位

1990年4月,许志方教授当选为国际灌排水委员会副主席。

1990年6月,由美国、英国、荷兰等八国组成的欧美水利工程代表团一行24人,来院参观访问。

1990年9月,该院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成立,郭生练教授从爱尔兰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成为该站第一个博士后。

1990年10月,学院主持召开了“第四届国际湍流”学术研讨会。

1990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水力学及河流力学专业李炜教授、水工结构专业肖焕雄教授为第四批博士指导教师。

1990年12月,张瑞瑾教授任水利部技术委员会顾问,张蔚榛、许志方教授任委员。

1991年1月,杨金忠教授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表彰大会,受到了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并颁发了证书。杨金忠博士是能源部所属高校和科研单位参加大会的唯一代表 。

1993年5月,与法国签订了“世界银行贷款水利项目”。

1994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雒文生、夏军教授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1994年4月,全国高等学校水电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院举行。

1994年6月,由该院、国际水文科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水利部水文司、电力部科技司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首届“水文水资源与水 环境科学不确定性研究新理论新方法”学术讨论会在学院召开。

1994年7月,开办全国唯一的水文水环境专业本科硕士连读班。

1994年9月,主办“国际灌溉管理机制与经营机制”学术会议,到会外宾120余人。

1994年10月,经水利部批准,成立了水利部泵站测试中心,挂靠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1995年5月,谢鉴衡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夏军教授被选为国际水文协会(IAHS)水资源系统委员会副主席。

1996年,主持召开了中加水电工程高级管理研讨会。

1997年9月,“中德非恒定流输沙”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该院召开,到会外宾30余人。

1997年11月,张蔚榛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1月,水利学院首任院长张瑞瑾教授逝世。

1998年5月,主持召开了有百名中外专家参加的“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可持续管理问题研讨会”。

1998年,水利工程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郭生练教授被推选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9年7月,主办了全国现代水文水环境科学进展研讨会。

2000年1月,农田水利与水环境实验室,工程泥沙实验室和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实验室经过三年多的立项建设,通过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验收评估,正式命 名为国家电力公司部级重点实验室。

2000年8月,泥沙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申报组建“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

2000年8月,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大学。

2000年9月,该院主持召开了“黄河节水”国际会议。

2000年10月,郭生练教授任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

2001年1月,学校宣布新武汉大学院系调整结果及各院领导班子。水利水电学院行政班子是:院长谈广鸣,副院长方坤河、赵英林、黄介生、杨建东、李美华。

2000年12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立。

2001年12月,系统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1月,水利水电学院召开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提出了“教学上质量,科研上水平,师资上层次,学科创一流”的工作目标。

2001年1月,水利水电学院成立四个系:水力发电工程系、水利工程系、河流工程系、水文水资源系。设置的本科专业有: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 口海岸及治河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2001年3月,水利水电学院党委成立,书记伍祥富,副书记程连珍、俞兆旺,委员有谈广鸣、方坤河、赵英林、罗金耀、龚国芝、吴运卿。

2001年3月,学院主持召开了“国际水稻节水灌溉”国际会议。

2001年6月,农田水利工程、流域开发与河流工程、水工结构工程等三个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2001年9月,张仁铎(美籍华人)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特聘教授。

2001年11月,完成了实验室人员定编定岗工作,成立了院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水工结构实验中心、水工模型实验中心、水文水资源实验中心。

2001年12月,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1年12月,举办了黄河节水策略国际研讨会。

2002年3月,成立水资源与水电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002年4月,成立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试验研究基地。

2002年10月,院举行设置《城市水务》本科专业专家论证会,上海市水务局、深圳市水务局、武汉市水务局、清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了 论证会,一致认为设置城市水务专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应尽快实 施。

2002年10月,“水资源与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获十五“211”工程建设立项。

2002年11月3日,水利水电学院隆重举行“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等部门领导人出席庆典活动。

2012年10月,水利水电学院隆重举行“成立六十周年”庆典。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出席的还有水利水电学院其他杰出校友。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