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比较城市规划——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沉思目录

2022/07/1687 作者:佚名
导读:目录 前言 第1章 比较研究概说 1 1.1 比较研究 1 1.1.1 感知比较与比较思维 2 1.1.2 比较逻辑与可比性法则 2 1.1.3 比较行为、比较方法和比较研究 3 1.2 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 5 1.2.1 比较研究从滥觞到再发展 5 1.2.2 比较研究发展规律小结 10 1.2.3 中国与西方 12 第2章 比较城市规划研究基础理论 15 2.1 基本概念 15 2.1.1 比

目录

前言

第1章 比较研究概说 1

1.1 比较研究 1

1.1.1 感知比较与比较思维 2

1.1.2 比较逻辑与可比性法则 2

1.1.3 比较行为、比较方法和比较研究 3

1.2 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 5

1.2.1 比较研究从滥觞到再发展 5

1.2.2 比较研究发展规律小结 10

1.2.3 中国与西方 12

第2章 比较城市规划研究基础理论 15

2.1 基本概念 15

2.1.1 比较城市规划研究 16

2.1.2 总体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 16

2.1.3 科技整合与“科学实验” 17

2.2 历史发展和现状 19

2.2.1 城市意象的经验描述 19

2.2.2 城市规划方法的借鉴 20

2.2.3 比较城市规划研究的兴起 22

2.2.4 我国比较城市规划研究的现状 32

2.3 研究对象与内容 34

2.3.1 比较城市规划研究类型划分 34

2.3.2 求同比较研究与见异比较研究 35

2.3.3 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37

2.3.4 专题研究与整体研究 38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 43

2.4.1 历史的观点与辩证的观点 43

2.4.2 结构主义与现象学 43

2.4.3 阶段方法与验证假说方法 49

2.4.4 研究资料:构成、收集和整理 50

第3章 类型学研究 52

3.1 基本概念 52

3.1.1 分类与类型学 52

3.1.2 比较城市规划类型学研究 57

3.2 城市类型学研究 60

3.2.1 城市分类与城市类型学 60

3.2.2 理想类型与连续统 62

3.3 城市形态学与建筑类型学 66

3.3.1 建筑类型学 66

3.3.2 城市形态学 69

第4章 综合评价研究 72

4.1 基本概念 72

4.1.1 评价与综合评价 72

4.1.2 指标与指标体系 74

4.1.3 城市综合评价与城市规划综合评价 76

4.2 几种常用方法 77

4.2.1 指数法与综合评判法 77

4.2.2 层次分析方法 79

4.2.3 SWOT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法与“雷达图”方法 80

第5章 世界主要城市比较研究 84

5.1 认知城市与比较城市 84

5.1.1 实地考察与文案研究 85

5.1.2 城市漫游与鸟瞰 86

5.1.3 城市地图与城市意象 87

5.1.4 城市的形象与城市的文化 88

5.2 世界主要城市及城市中心 88

5.2.1 欧洲主要城市:伦敦、巴黎、柏林 88

5.2.2 美国主要城市:纽约、芝加哥 109

5.2.3 亚洲主要城市:东京、大阪、新加坡、香港 118

5.2.4 大洋洲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 132

5.3 城市的比较研究 138

5.3.1 历史的城市 139

5.3.2 主要城市对比研究 139

5.3.3 城市的专题比较研究 143

5.3.4 城市的指标、指标体系和评价 148

第6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体系比较研究 152

6.1 城市规划体系 152

6.1.1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体系: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 154

6.1.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 155

6.1.3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体系:通则式和判例式 155

6.1.4 城市规划法律体系:基本法与从属法 157

6.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体系 159

6.2.1 英国、德国和法国 159

6.2.2 美国城市规划体系 185

6.2.3 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 199

6.3 城市规划体系比较研究 225

6.3.1 城市规划体系比较研究的分类和方法 226

6.3.2 城市规划体系比较研究:求同研究 228

6.3.3 不同类型城市规划体系的比较研究:见异研究 234

6.3.4 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和空间规划 239

第7章 中西比较城市规划研究 243

7.1 基本概念 243

7.1.1 中西比较城市规划研究 243

7.1.2 世界城市规划体系的相互关系 245

7.2 中西古代城市规划原型比较研究 247

7.2.1 结构人类学与原型理论 247

7.2.2 《周礼 考工记》与《建筑十书》 248

7.2.3 明清时期北京城与古罗马城 249

7.3 理想城市原型比较研究 252

7.3.1 “乌托邦”的诠释 252

7.3.2 《桃花源记》与《理想城市》 253

7.3.3 近现代理想城市论 253

第8章 中西当代城市规划影响研究 256

8.1 西方对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256

8.1.1 第 阶段:“花园城市”理想的启蒙(1898 ~1949年) 257

8.1.2 第二阶段:苏联计划经济式城市规划的烙印(1949 ~1978年) 258

8.1.3 第三阶段:现代建筑运动和多样化的影响(1978年至今) 259

8.2 中国城市规划21世纪的反思 261

8.2.1 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 262

8.2.2 城市扩展模式:摊大饼与城市区域 265

8.2.3 城市布局结构:小汽车与轨道交通 276

8.2.4 城市经营模式:房地产与政府安居 293

8.2.5 城市宜居环境:城市病与城市特色 304

8.3 美丽中国:中国城市规划如何影响世界 312

8.3.1 发扬中国城市和人居环境规划的优秀传统 312

8.3.2 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城市规划 313

8.3.3 人居环境、战略空间规划和城市艺术骨架 320

8.3.4 城市设计法制化与中国新城市主义 323

8.3.5 城镇化和乡土中国 330

参考文献 36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