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征组分分析可提供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亲水性/疏水性和酸碱性特征等。这些特征信息可反映污水的处理特性,支撑处理工艺设计(图4)。分子量大于30k Da的污染物可以利用混凝法去除,小于1k D的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可以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分子量1k~10k Da的难生物降解性污染物不易被活性炭吸附,也不易絮凝处理,膜过滤去除性能也不理想,是污水处理的难点。
水征分析可进一步提供污水中污染物指纹特征,识别在处理水中残留的、难处理的组分(图5)。结合生产原料特征,追溯难处理组分原因,可为工艺诊断和优化提供必要信息。如某造纸废水含有较高的疏水性大分子组分(>5k Da),生物处理串联强化混凝的处理效果不佳,难以稳定达到高标准处理;工艺改造中,在生物处理前端加上深度氧化处理工艺,可强化去除二级生物出水中的高分子疏水组分,满足后续混凝高标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