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型河流是平原地区常见的自然河流型式,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中国的下荆江、黄河、蓟运河等河流,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蜿蜒型河流。在河流演变过程中,因为凹岸不断受到冲刷,而凸岸则一直处于淤积状态,河道的弯曲程度逐渐加剧,演变为河环。在河环之间地带,称为曲颈。相邻河弯的曲颈受水流冲击变狭,一旦曲颈被水流切穿,河流随即自行取直,这种水流穿击河道改变河流形态的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这种河流演变的现象多发生在自由流淌的蜿蜒型河流上。平原地带的河流在曲流的作用下,凹岸受到冲刷,凸岸泥沙沉积,这是蜿蜒型河弯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特性。当蜿蜒型河弯发展到一定程度,两个逆向河弯按某个中心点,呈S形扩张,河弯曲颈缩窄,当水流击穿河弯颈部后自然河流就产生裁弯取直。发生裁弯取直现象后,裁断的旧河弯就逐渐萎缩,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湖泊,因其形似牛轭,故称为牛轭湖;取直后的河流流程缩短,落差变大,经常会加速冲击,形成主槽。在山地的陡深河弯,也可能因为水流侵蚀曲颈而发生裁弯取直。原有的河弯被废弃,河床底岩暴露在外,形成离堆山。
关于曲流的形成机制,水利研究部门进行了多次科学试验,发现曲流的形成除河流必须具备一定的流速和含沙量外,还与河床的物质组成有关。实验表明,由细沙组成的河床,河床容易展宽并形成一些边滩,如组成物质是沙,因稳定性小,所以只能形成一般弯曲的河床,不能形成蜿蜒曲折的曲流。如果河床由两种物质组成,下面是沙层,上面是粘土层,此时河床既具有沙层的不稳定性,又具有粘土层的较稳定性,河流在不稳定的沙层上发生弯曲,使粘土层崩塌造成较稳定的边滩,迫使弯流进一步弯曲形成曲流,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裁弯取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