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何以粗材细作
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潮都引起过不少的讨论和关注,如复古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民族形式等等,这些与学术相关的各种主义、流派似乎只是建筑圈内的事情,而这次关于“奇奇怪怪”建筑的讨论,则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带给人们振奋、忧疑、思考等各种情绪。作为建筑师,一方面欣喜于多年来的建筑乱象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另一方面,建筑师如何面对今后的建筑创作,则是当下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创新是不容回避的话题,如何做到不让建筑“奇奇怪怪”而又满足时代需求,我认为,回归建筑本质应该是一种可行的途径。站在普遍的立场上,“适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一直指导我国城乡建设,即使在当下,它仍然是指导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回顾过去,老一辈建筑师在我国经济困难时期,通过“粗材细做”来践行“适用、经济、美观”的建设原则,设计建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当下中国经济虽然取得较大成就,但就建筑的本质而言,“粗材细做”仍应是当下建筑师努力的途径之一。“粗材细做”强调文化的态度。“粗材”代表着本土的、经济的、历史的、具有特殊表情的建筑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观里,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东西冠以谦称,所以“粗材”并不“粗陋”,反而具备适合本土建造及文化的优秀基因,有这样的基因,建筑就不会发生“奇奇怪怪”的变异,会在本土文化的脉络上进行创新。“粗材细做”强调技艺的传承。“细做”一词代表着精细的、高超的、艺术的、别具匠心的设计与建造。“细做”包含着精心设计与施工两个环节,它着眼设计的细节和建造的高完成度。在“细做”的过程中,建造的技术与艺术得以融合,文化表情得以呈现。“粗材细做”乍看之下是一种无奈之举,而事实上则是生活、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具备的高级状态,我们也能从无数的实例中体会到它的魅力。如果建筑师能以本土为荣,以匠人之心去设计、建造,我们的建筑就会回归到它的本质。
○建筑教育何以把握方向
建筑教育中的“学院派”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当时的巴黎美术学院在绘画、雕塑、建筑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建立了一套欧洲建筑教育的完整体系,并且在20世纪初对美国建筑界及建筑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学院派”建筑教育崇尚古典建筑传统,探索经典美的规律,通过美术教学、严格的设计基本功训练,掌握古典建筑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主义建筑的景仰之情。所有这一切看似是古板、无创造力的严格训练,却在建筑学的学生心中构建出一个理性与热情交织的梦想世界。“学院派”建筑教育让人们学会敬畏,在璀璨的古典建筑面前,建筑师的心中往往心存感激和幸福感,这种情感的培养是建筑师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最初基础之一。“学院派”建筑教育训练了建筑师发现美的眼睛,传统的美学认为美是有规律的,美不仅需要创造,更需要传承,所有这一切,让世界上的经典美得以延续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反观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学院派”仍是我们生活观、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一。“包豪斯流派”是“学院派”之后的又一大建筑教育流派,它是对传统艺术与教育的挑战,也是对于现代设计核心问题所进行的革命性讨论与实践。“包豪斯”所倡导的现代主义建筑是时代的需求,它所倡导的功能主义极大地满足了新生活需求的同时,其对形式美的探求,也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经典美学的特征,即对比例、尺度、肌理、虚实等要素的关注。
尽管目前的建筑学教育已经进行了很多改革,从目前毕业生的素质来看,更多地关注了创造力的培养和对当下数字时代的设计手段的掌握,这样的方向显然是时代的需求。令人担忧的是,当下建筑学教育对于“建筑的本质是什么”的回应不够完整。
那么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建筑的物质属性应大于它的精神属性,在物质属性方面,“包豪斯学派”崇尚功能主义的论点虽然存在争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关注的“流动空间”、“有机建筑”等理论,则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作依据。在精神属性方面,人们对美的追求虽然越来越多元化,但和谐、崇高的美的境界始终占据人们的生活主流,学院派对美学规律的探索可以让一个年轻学子系统地获得美学的训练。当然,我们也许有新的途径去获得这些,但至少我们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取代。
纵观当代优秀建筑,继承与创新始终是建筑创作的原动力,继承就是对过去优秀建筑文化的认识和设计方法论的掌握,这个过程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更好地面对未来,温故而知新是一个由理性向感性转换的高级过程。从历史来看,建筑师是一个需要时间磨砺的职业,让教育以怎样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这一规律,让年轻学子提前进入状态,这似乎不能靠一句话完成,也许可以从以前的教育规律中获得。所以,建筑学教育可以修改规则,但不能打破规律。时代飞快地前进,那些引领时代的地标性建筑大多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大量建造的关乎民生的一般性建筑似乎仍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所谓创造并未在它们身上留下太多印记,因为理性的美好才是生活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