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报告书格式
报告书格式应满足《赤潮监测技术规程》中报告书格式的要求。
7.2 报告书内容
7.2.1 前言
——保护区概况
包括保护区的地理位置、保护区分区情况、保护对象、主要人为活动的影响状况及采取的保护措施等。
——监测时间、站位
——监测指标
——监测技术
——评价方法
7.2.2 监测结果与评价
——保护区环境状况
· 水温、盐度
· 溶解氧
· 营养盐
· 重金属
· 油类
· 其它要素
叙述各要素监测结果时要求阐明含量或测定数值、现状评价、趋势分析等内容。
——环境灾害
· 赤潮发生次数及损害
· 污染事件
a 溢油事件
b 化学品泄漏
· 病害
——保护对象监测结果与评价
见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其它分册内容。
7.2.3 保护措施与建议
——现有保护措施及其效果的评价
· 保护技术
· 宣传工作
· 公众参与
· 保护效果
——制定保护规划及措施
· 保护技术的研究方向
· 保护区管理计划
根据环境压力、保护对象的变化趋势、特点对以往保护措施加以修订,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保护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