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煤矿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基本规律

2022/07/16147 作者:佚名
导读:由采矿引起的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的范围称为地表移动盆地。形成地表移动盆地需要一定的开采面积,一般当采空区的长和宽(沿煤层倾向的水平投影长度)都超过平均采深的0.2~0.3倍时,地表开始移动。随着采空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移动盆地的面积和最大下沉值也不断增大。此时盆地中央只有一个最大下沉点,这时移动盆地呈尖底状,形同“碗形”,称为非充分采动移动盆地。当采空区的长宽尺寸足够大(一般大于采深的1.4倍)时,移

由采矿引起的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的范围称为地表移动盆地。形成地表移动盆地需要一定的开采面积,一般当采空区的长和宽(沿煤层倾向的水平投影长度)都超过平均采深的0.2~0.3倍时,地表开始移动。随着采空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移动盆地的面积和最大下沉值也不断增大。此时盆地中央只有一个最大下沉点,这时移动盆地呈尖底状,形同“碗形”,称为非充分采动移动盆地。当采空区的长宽尺寸足够大(一般大于采深的1.4倍)时,移动盆地中的最大下沉值达到该条件下的极限下沉值,不再随采空区面积的扩大而增大。此时盆地中央可有多个最大下沉点,这时移动盆地呈平底状,形同“盆形”,称为充分采动移动盆地。

图2

地表移动盆地的形状与煤层及其覆岩的倾角密切相关。采空区为矩形时,在煤层为水平埋藏的条件下,移动盆地大致呈椭圆形并位于采空区的正上方 (图2中(a));在煤层为倾斜埋藏的条件下,移动盆地对采空区呈不对称分布并向下山方向偏移(图2中(b))。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其不对称性和偏移量也越来越大。

由采矿引起的地表点的移动向量取决于该点在空间和时间上与回采工作面相对位置的关系,一般指向采空区中央。为了叙述简便,通常将地表点的移动向量分解为三个分量:垂直分量(简称下沉)、沿某一剖面方向的水平分量(简称纵向水平移动)和垂直于该剖面方向的水平分量 (简称横向水平移动)。

在地表移动盆地内各点的移动向量是不相等的,由此产生了变形。垂直变形可分为倾斜和曲率。水平变形可分为拉伸和压缩。在煤层为水平埋藏的条件下,它们的分布基本上呈对称分布,如图3中(a)所示。在煤层为倾斜埋藏的条件下,它们的分布为不对称的,如图3中(b)所示。其中主要表现为最大下沉点不在采空区的正上方,而向下山方向偏移,指向上山方向的倾斜和水平移动增大,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这个偏差量也越来越大。

图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