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药包爆破产生外部作用时,除了将岩石〈固体介质〉破坏以外,还会将一部分破碎了的岩石抛掷,在地表形成一个漏斗形的坑,这个坑叫做爆破漏斗。爆破漏斗是工程爆破中一些重要参数计算的基础,它是由下列一些要素构成的,如《图1:爆破漏斗图》所示。
自由面——被爆破的岩石与空气接触的面叫做自由面,又叫临空面。如图1中的AB面。自由面在工程爆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自由面,爆破后的岩石才能向这个面破坏和移动。在工程爆破中为了控制爆破作用人们常常在爆破附近人为地创造自由面。在长期爆破实践中人们总结下一条简单的经验,即自由面多,爆破效果好。
最小抵抗线W——自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即表示爆破时岩石阻力最小的方向。因此,最小抵抗线是爆破作用和岩石移动的主导方向。
爆破漏斗半径r——即爆破漏斗的底圆半径。
爆破作用半径R——也叫作破裂半径,即自药包中心到爆破漏斗底圆圆周上任一点的距离。
爆破漏斗深度D——自爆破漏斗尖顶至自由面的最短距离。
爆破漏斗的可见深度h——自爆破漏斗中岩堆表面最低洼点到自由面最短距离。
爆破漏斗张开角θ——即爆破漏斗的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