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源计划LRP实际上是把MRP和DRP结合起来应用,在生产厂系统内部实行MRP,在生产厂外部实行DRP,而将物流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物流之所以能成为联系纽带,是因为二者虽然在原理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物流上有共同之处,即它们都包含物资时间、空间位置的转移.LRP的处理逻辑原理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它输入社会需求主文件、产品结构文件、生产能力文件、物流能力文件、生产成本文件和供应商货源文件等,形成产品投产计划、生产能力需求计划、送货计划和订货进货计划、运输计划、物流能力需求计划等,并进行成本核算.而社会需求主文件(即社会订货)总是先由DRP从库存中予以供应,仓库中不够的再向MRP订货进货。与一般MRP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MRP的输入是DRP生成的订货进货计划P(t)的一部分,即向生产部门的订货,其输出除了一般MRP生成的产品投产计划T(t)之外,还加上了向DRP输入的外购计划D3(t).MRP根据DRP的生产订货进货计划进行MRP处,制定生产任务单、产生加工任务单交生产部门加工,外购件又加入DRP系统的需求文件,进入DRP处理.DRP仍然先从仓库供应,仓库不够的由订货进货计划到资源市场去采购进货。
具体实施时可以分成以下三步:
步骤1 将主需求计划D(t)中该企业能够生产的主产品和零部件(根据企业产品目录确定)D1(t)单独运行DRP,得出需向企业生产部门的订货进货计划P1(t).其中内部主需求计划D1(t)是主需求文件D(t)中的一部分,即企业能够生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在DRP处理时,总是先由仓库库存中供应,当库存下降到安全库存量时,再向生产部门发出订货。
这时,各参数按如下公式确定:Q(t)=Q(t-1)-D1(t);P(t)=Q0; P1(t)=P(t-tP).式中,Q(t)为本期期末库存量;Q(t-1)为上期期末库存量;Q0(t)为订货批量;P(t)为本期计划到货量;tP为订货提前期。
步骤2 由生产订货计划P1(t)运行MRP求出产品投产计划T(t)及其零部件外购计划D3(t)。
步骤3 将主需求文件D(t)中的非该企业能生产的部分D2(t)和由MRP得出的外购部分D3(t)再输入DRP运行,得出从市场的订货进货计划P(t)和送货计划S(t).其中,在途物资分为送货在途到货OS(t)和进货在途到货(入库)OP(t)、Q(t)用下式计算:Q(t)=Q(t-1)-D2(t)-D3(t) OS(t) OP(t)。P(t)是这样确定的:当Q(t)下降到订货点(或安全库存量以下),就要安排一个到货,其大小等于一个订货批量Q0,即P(t)=Q0。而订货进货计划P(t)=P(t-tP).送货计划S(t)为S(t-tS)=D(t),式中tS为送货提前期。
通过这三步就得到了订货进货计划、采购计划、投产计划和送货计划.实际上如果输入物流能力条件(仓储运输条件等)、物流优化模型、成本文件,还可以得到物流能力计划、统一运输方案和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