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0年工作总结
珠海保税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驻区各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园区企业的积极配合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区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紧紧围绕区年初确定的总体工作目标,狠抓园区转型升级,力促经济总量扩大,推动发展升温加速,实现经济质量与规模、效益与速度同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2010年,全区新批外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6161万美元,同比增长84.68%,实际利用外资4598万美元,比去年略有下降,实际利用内资1.21亿元,增长27.1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76亿元,增长14.49%;物流总值175.75亿元,增长23.54%;固定资产投资3.06亿元,增长16.70%;进出口总额15.58亿美元,增长12.72%,其中出口额7.30亿美元,增长25.86%;完成税收总额10.33亿元,增长25.09%,工商税收5.14亿元,增长47.57%,保税区一般预算收入1.56亿元,增长41.90%。全面完成各项预期指标任务。
(一)园区转型发展成效初现。
随着《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港珠澳大桥的开工建设、横琴新区和十字门商务区的开发启动,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区以建设国内重要的保税商务基地为目标,努力坚持发展定位不动摇,在推进两园区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一方面,着力引进了力是达酒类交易市场、澳台贸易、汇道商贸、亚太物流、善达物流等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导向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大力促进区原有优质项目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升级,如,引导自主品牌生产型企业(天威、和佳、光联)设立职能总部,引导制造业(黑钻、加豪)由纯生产型企业向兼容生产、现代物流和贸易中心转型等。通过转型发展,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有力推动了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进程,有力促进了珠三角西部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
强化项目就是生命线的意识,千方百计引进适合我区的项目。一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各种渠道宣传园区的投资环境和功能政策;二是制定完善政策,通过制定总部经济发展办法、十二五产业规划等政策性文件,使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重点更加明晰;三是创新招商方式,通过产业招商、代理招商、举办推介会等方式大力引进新项目;四是完善招商战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务求招商引资取得实效;五是建立项目跟踪管理机制,分工合作,密切跟踪,确保重点在谈项目不流失。今年,力是达酒类交易市场、澳台贸易、汇道商贸、善达物流、盛源投资等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导向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项目相继落户我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列入我市十大重点项目工程的保税区展览交易中心项目正按计划加快推进。
(三)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西域道路、西域给水管、昌盛路辅道连接工程的建设,跨境区排污泵站、保税区生活区道路等建设工程有序进行,节能降耗工作稳步推进,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制定了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办法、园区控规修编、“三旧”改造等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同时,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主动会同驻区机构共同梳理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努力创新窗口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保税区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财税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企业调研力度,各项财政工作有序开展,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对区内资金统筹安排、确保重点、合理调度,财政资金平稳正常运转;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各项财政制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认真执行财务报销手续;四是积极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2010年,保税区(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税收总额突破10亿元。
(五)园区管理不断深化。
积极创建生态园区,ISO14000已通过验收;大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完成了安全生产分类评定工作;采取专项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重点整治与重点帮助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综合治理、维稳、信访、反恐怖等工作卓有成效;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各项社保参保任务全面完成,各种劳资纠纷得到妥善处理,为全区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工作作风。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认真组织中心组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公务员培训,不断提高全区干部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扎实抓好机关管理,不断提高办文办会能力。合理配备干部队伍,根据工作需要新招3名公务员,经济统计、环境保护、网站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推进党群工作一体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作用,组织管委会、驻区机构和企业员工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和比赛项目,园区凝聚力不断增强。
(七)扶贫济困取得新成绩。
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风尚,主动为青海玉树受灾群众捐款,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实际行动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加强农村定点帮扶工作,对惠来县歧石镇坑仔村的援建项目已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效帮助村民解决了行路难、上学难等问题。
回顾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一是现代物流和商贸发展的规模化水平仍然偏低,抵御风险能力不强;二是园区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园区监管模式创新不够。
二、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珠海新一轮大发展的“加速”之年。我区将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充分发挥珠海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优势,以加快园区转型发展为中心工作,力争实现五个突破,即转型重点项目引进取得新突破,展览交易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转型发展政策研究取得新突破,监管方式创新取得新突破,职能型总部培育取得新突破,努力推动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又好又快发展,在珠海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进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保税功能与新产业的紧密结合,加快园区转型发展。
以我区转型发展方向为目标,严守产业发展新定位,加强保税功能与新产业的紧密结合,对新引进项目实行严格把关,同时积极促进原有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三大重点”(重点发展高端物流、展览展销、国际贸易业),努力构建“两大平台”(高端消费品和高端设备贸易平台),全力打造“三大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和国内分销中心),以政策引导产业、集合产业、服务产业,进一步扩大我区保税功能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跨境工业区通关模式改革,实现从以货物为监管单元向以企业为监管单元的转变,促进珠澳跨境工业区向跨境合作区转型升级。
(二)狠抓招商选资,壮大园区经济实力。
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发展多渠道、高效能的招商机制,丰富招商形式,提高招商效能,加大在谈重点项目跟踪力度,着力培育龙头项目。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总部经济、高端物流、专业交易市场及码头配套产业等,加快产业聚集,打造新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加强对原有优质项目的服务力度,促其增资扩产,为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储备力量。想方设法盘活闲置厂房和土地,为保税区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三)加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完善和出台促进企业结构优化、开拓市场、科技研发、融资贷款、扩大出口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使区内企业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进一步落实重点企业监测机制和企业联络员制度,及时排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和阻碍;加强与驻区机构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共同为企业送服务、办实事,促使企业稳定发展,2011年要继续完善交通设施,增加公交线路入园区;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四)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园区形象。
完善重点建设项目进度跟踪制,落实项目动态管理。加大摩天宇二期、迅得二期、毅进物流、亚太物流、黄羊川、银基等项目跟踪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加紧推进保税区国际展览交易中心开工建设,确保各类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早出效益。合理用好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积极主动跟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保税区二期基础设施、保税区生活区市政配套项目、跨境区排污泵站等重点工程尽快建成,不断提升园区整体形象。
(五)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环保园区。
继续推进园区节能减排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园区节能减排规划。加强对能源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节能监察工作,严格对重点耗能设备的监控,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用具,不断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对区内重点能耗大户、排污大户进行科学引导,切实抓好清洁生产方案的落实。大力推进ISO14000的实施,深化生态园区建设。
(六)深化制度改革,推动机制体制创新。
以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为目标,逐步实现政事、政企分开,着力转变职能、优化设置、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坚持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办理时限,加大督办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健全投融资机制,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和强化园区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加强对关系园区经济的重大问题的预测和预警。
(七)优化园区管理,创建和谐园区。
强化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治,消除事故隐患;指导企业守法经营,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劳动监督,继续抓好计划生育、社会保险全覆盖等工作,推进和谐劳动关系试点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作用,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继续抓好扶贫济困工作,不断增强园区凝聚力,构建和谐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