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传承保护

2022/07/16102 作者:佚名
导读: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传承价值 扬州盆景凝聚着创作者的艺术趣味和人生感悟,反映出一定时期的美学观念和集体意识。扬州市的扬派盆景博物馆存有一批古代遗存的扬州盆景,这些历经数百年变迁的植物一直保持着当初的盎然生机,为扬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作为扬派盆景技艺的重要分支,泰州盆景技艺具有很鲜明的工艺特色,是研究江苏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对象。 扬派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通过精心培育和艺术处理,在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传承价值

扬州盆景凝聚着创作者的艺术趣味和人生感悟,反映出一定时期的美学观念和集体意识。扬州市的扬派盆景博物馆存有一批古代遗存的扬州盆景,这些历经数百年变迁的植物一直保持着当初的盎然生机,为扬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作为扬派盆景技艺的重要分支,泰州盆景技艺具有很鲜明的工艺特色,是研究江苏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对象。

扬派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通过精心培育和艺术处理,在盆钵之中塑造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美,“一寸三弯”的剪扎法仍是扬派盆景独擅的技艺。扬州盆景凝聚着创作者的艺术趣味和人生感悟,反映出一定时期的美学观念和集体意识。清幽雅致的扬派盆景既得益于扬州文化,又是扬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传承状况

传统的扬派树木盆景以“棕丝精扎细剪”为核心技艺,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和自幼培植,多以高山上的松姿为表现题材,在树木造型上显著的特点就是“云片”。而要将枝叶扎成云片,非下苦功夫不可,一般要经过多年的加工培养才能成形。由于精工细雕,投入多,数量有限,成本较高,价格相应也高,一盆扬派盆景动辄万元以上,价格不菲。长久以来,扬派盆景往往只能供奉在展览馆、博物馆中,很难走入寻常百姓家。

扬派盆景剪扎技艺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传承和弘扬,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为创作周期长,难以组织商品化生产,现代审美情趣的变化使得扬派盆景创作的空间变小,以及传承困难等。另外,后备人才缺乏一直困扰着扬派盆景发展。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传承人物

曹季德 曹季德,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江苏省泰州市,项目名称: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

赵庆泉,男,1949年1月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江苏省扬州市,项目名称: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赵庆泉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盆景。1968年扬州中学高中毕业,1969年赴兴化等地农村插队。1974年起师承江苏农学院徐晓白教授,开始盆景创作与研究。1978年因盆景特长招工进扬州市红园从事盆景,1985年任红园技术组长。1988年起兼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2004年调入扬州市扬派盆景博物馆,2005年任扬派盆景博物馆总工程师。2007年扬派盆景博物馆与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合并,任盆景管理部经理,兼任扬州盆景研究所常务所长。

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泰州盆景研发中心获得“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扬派盆景《深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