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简介

2022/07/16144 作者:佚名
导读: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和省委关于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节录)。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高举中国

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江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和省委关于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节录)。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始终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工作的一条主战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主阵地、推进“两个率先”的一支主力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按照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全省文化改革发展主要目标是:

——文化凝聚引领能力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素质明显提高,“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广为弘扬,主流舆论更具公信力影响力,全省人民为“两个率先”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大先进典型选树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文化惠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2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文化创作生产能力显著提升。适应城乡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各文化艺术门类在国家级重点奖项评比中位居前列,培育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团队。

——文化产业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达60%,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行业、百亿级企业和重点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增速高于GDP和服务业增速,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

——文化改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中心、文化科技研发中心和文化产品产权版权交易中心。

——文化队伍建设能力显著提升。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队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努力造就百名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千名重点文化人才、万名基层文化骨干,使江苏成为更富吸引力、更具创造活力的文化人才聚集地。

二、建设先进思想文化

立足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伟大实践,着力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体现新时期江苏精神的先进思想文化。

深化理论武装。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一步提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抓手、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科学发展本领为目标,完善考学评学述学等制度,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一批实践基地,加强讲坛学堂、党员轮训冬训和基层党校建设,组建万人志愿宣讲队伍,发挥基层宣讲典型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和形势政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基层、进网络、进人心”。

2.大力弘扬新时期江苏精神。认真贯彻中央颁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和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追求。更加注重江苏人的精神建设,传承好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人民创造的“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创”精神,培育和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进一步提振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在全省集中开展新时期江苏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宣传“三创三先”典型,鼓励“三创三先”实践,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勇于创优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争科学发展之先、领社会和谐之先、率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先。

3.加快建设社科强省。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努力形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巩固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三、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爱祖国、爱江苏、爱家乡”主题活动,引导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单位里做一个好工作者、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1.培育示范群体。引导各级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为人民服务宗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规范从政行为,培育高尚情操和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继续开展全国全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办好“江苏好人榜”,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双百”、“双50”人物的示范效应。在教育、医疗、商务等领域评选师德之星、医德之星、诚信之星,推进各行各业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千名文化志愿者说唱先进典型”、“千名小志愿者说唱美德少年”和“道德模范基层巡讲网上宣讲”活动,加强“道德讲堂”等宣讲阵地建设,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到2015年,力争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50名、“中国好人榜”700名。

2.加强德育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进入大中小学教材,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养成教育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深入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九大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到2015年,力争实现全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和成长指导中心县(市)全覆盖,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000个。

3.开展志愿行动。倡导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认真组织“学习雷锋榜样,践行江苏精神,汇聚道德力量”活动,把学习雷锋与开展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统筹社会志愿服务工作,重点开展社会志愿服务“五大行动”,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打造一批有全国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到2015年,全省注册志愿者数量占城市总人口15%以上、占农村人口10%以上,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4.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弘扬江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倡导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办好“江苏读书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推动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化“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引导公民知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信教群众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5.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集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等创建活动,协调推进城乡文明建设,开展“市民公共文明指数”、“乡风文明指数”和“行业文明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测评,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满意度。继续抓好“百城万店无假货”、“放心消费”等创建活动,引导、推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到2015年,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0个、文明村镇120个、文明单位180个,打造区域文明城市群和文明城镇群。

四、增强主流舆论引领力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快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切实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1.唱响时代强音。引导各级各类媒体自觉担当社会责任,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坚持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社会舆论,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交锋中谋共识,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全省有效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新鲜做法、积极成效、成功经验,宣传人民群众在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首创精神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与中央媒体、重点网站的密切合作,中央媒体年用稿数量质量保持全国领先。

2.壮大主流阵地。做大做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支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集团)等加强资源整合和跨媒体合作,逐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综合性传媒集团。加强内容建设,强化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打造一批导向正确、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和审美品位、深受受众喜爱的知名品牌栏(节)目。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改善话语体系、改进传播方式,用群众的事例感染群众,用群众的语言宣传群众。“十二五”期间,全省培育4种以上发行量超百万份(册)的报刊,打造10个以上全国性媒体品牌,扶持2-3个全国一流的时政或社会生活期刊,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在全国各省区中保持第一。

3.发展新兴媒体。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引导商业网站健康发展,鼓励各类网站发展新技术、新业务。支持中国江苏网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大型网络传媒集团,在新兴媒体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支持省主要媒体拓展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等传播载体建设,形成一批品牌新媒体。筹组江苏新华传媒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江苏广电总台(集团)建设网络广播电视台,独立IP地址达到全国网络电视台前三位,建成国内领先的手机电视内容提供商。培育有江苏特色的网络文学、音乐和健康向上的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加大原创网络文化产品扶持力度,推动文化精品网络传播,鼓励网民创作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作品。到2015年,全省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达到500万户,网络电视用户达到500万户,江苏手机报用户达到500万户,一、二类新闻网站力争达到10个左右,访问量大、影响大的互动社区达到20个,形成以中国江苏网为骨干、在全国省级新闻网站中名列前茅的网络媒体群。

4.改进引导方式。全面推进党委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加强新闻应急机制建设,加强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注重民生问题的舆论监督,通过正面引导推动问题的解决。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深入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开展网络净化行动。推进政府网上政务公开,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依托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政务微博等。总结推广镇江互联网属地管理经验,加强对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网络等的引导和管理,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五、繁荣文艺创作

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把繁荣文艺创作作为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重点任务,加强对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动各文艺门类百花齐放,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和名家大师,构筑“文化高峰”,进一步提升江苏在全国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1.扶持重点作品创作。加强文艺创作规划,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为龙头,实施《江苏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办法》,对创意新、基础好、有市场前景的重点作品给予资助,集中优势资源创作生产重点作品,力争在文学、影视、舞台剧、动漫等领域每年分别推出1-2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的社会效果,定期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各地采风,推动我省现实题材尤其是工业、少儿、新农村建设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

2.建立联动开发机制。坚持抓基础、抓源头,组建江苏剧本中心,通过广泛征集、组织创作等形式,汇集一批优秀原创剧本,为打造重大文化产品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江苏文学创作优势,定期组织作家与影视剧、舞台剧、动漫等门类的创作者沟通交流,推动文学作品的多元转化,同时引导作家参与其他艺术门类作品的创作生产,增强原创能力。建立与国内著名编导的定期沟通、交流合作机制,每年邀请全国一流创作人才到江苏实地考察,推介江苏重大创作题材和文化资源,借助名家大家推动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优秀文化产品。

3.打造专业创作基地。在全省选择一批专业性强、特色鲜明、有发展潜力的艺术生产单位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倾斜,逐步形成舞台剧、影视剧及动漫等一批专业化创作生产主体或基地。以幸福蓝海为基础,打造电影全产业链,提升江苏影视制作、发行、放映能力。重点扶持一批地方戏剧代表性文艺院团,增强地方剧种的发展活力。发挥江苏中国画、版画创作优势,建设一批版画创作基地,支持新金陵画派、新吴门画派、新彭城画派、太湖画派创新发展,努力形成在国内有影响的新的创作流派。巩固凤凰传媒集团苏版图书在全国的地位。

4.放大文化品牌效应。整合资源,创办江苏艺术节,引领文艺创作,服务人民群众,扩大江苏文化影响力。着力提升文学苏军、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长江文化艺术展示周、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吴文化节、汉文化节、南京小红花、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江苏书展等的品牌内涵和影响力。继续承办好中国曲艺牡丹奖、音乐金钟奖(民乐)、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全国性活动,使江苏成为在海内外有影响的文化艺术交流展示中心。注重对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新创1-2个特色文化品牌。

5.完善引导评价激励机制。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客观全面的文化产品评价标准。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和阵地建设,利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专业性文艺刊物和重点文艺评论网站,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推介优秀作品,引导文艺创作,提高群众审美能力。加强文学期刊建设,注重发现新人、推出力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3个以上在全国有影响的重点文学刊物。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对我省涌现出的优秀文艺人才和重点文艺作品,省各主要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开设专栏专题,及时进行全面宣传报道。对在国际国内高级别奖项和大赛中获奖的作者、作品进行重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