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召开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议。7月24日-8月3日,对全市24个县(市、区)及管委会,34个政府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2018年,全市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48766条,其中通过门户网站公开信息129396条,政府公报公开信息157条,政务微博公开信息20635条,政务微信公开信息41115条,通过报刊、电视、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公开信息57463 条。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箱”共收到有效留言23608条,处理答复23311条,处理答复率98.74%,政务公开工作开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
二、全面推进主动公开
(一)推进决策公开。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的《石家庄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5)》、《石家庄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重大政策文件,除依法需保密的外全部按时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同时,借鉴北京、上海的经验做法,首次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加快构建“4 4”产业格局、扩大优质投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扩大开放、建设现代省会、实施铁腕治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改善民生等八项重点工作和利民惠民十件实事列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逐事逐项明确牵头和责任单位,加强督导检查和要账反馈,增强工作透明度,较好地发挥了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的作用。
(二)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进一步健全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并向社会公布。将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全部纳入联合抽查系统,实现“监管部门全覆盖”;将597项法定检查事项全部纳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实现“抽查事项全覆盖”;将各类市场主体信息约86万条全部录入,实现“检查对象全覆盖”。全年共开展“双随机”抽查939次,抽查市场主体58561户,抽查结果全部进行公示并实现了部门间违法线索的互联互通互认,《光明日报》、《中国工商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省政府组织的两次督导检查对该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全面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行事前、事中、事后公开。县(市、区)政府和和市政府执法部门通过门户网站或公示栏等将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人员、职责、权限、行政执法运行流程图、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监督方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全部向社会公示,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和部门职能调整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执法人员从事执法活动,要求佩戴或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出示执法文书,做好告知说明,自觉接受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执法结果通过门户网站进行全文或摘要公开。
(四)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开。县(市、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公示,同时推送到“信用中国(河北石家庄)”网站公开,对行政相对人名称、行政许可决定书文号、项目名称、审批类别、许可生效期以及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案件名称、处罚类别、处罚生效期等内容进行了公示。“信用中国(河北石家庄)”网站已对68万家企业、500余家社会组织、8万余名重点人员的基础信用信息进行了公开,公开失信红黑名单信息11000余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12.9万余。
(五)推进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在市政府网站设置了建议提案办理专栏,对县(市、区)和市政府部门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复文进行集中公开,全年共公开建议提案办理结果信息800余条。
(六)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在市政府网站设置了财政预决算专栏,市本级2018年预算和2017年度决算按规定审议批复后及时予以公开。公开了包括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本级支出情况和一般公共预算的基本支出情况,同时还对本级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转移支付安排、政府采购信息、绩效预算管理等事项进行了说明。县(市、区)和部门预决算也按要求进行了公开。
三、扎实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均按要求制定了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并在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栏目进行了公开发布。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息公开。制定了《石家庄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稳定粮食、畜禽、蔬菜、果品生产基础上,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实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坚持和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通过市政府网站和市农牧局网站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在全市建立了104个价格监测预警点,实时发布农产品价格行情,并实现了石家庄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系统与全国400多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据对接、信息共享,实时发布全国8大类173种农副产品价格。
(二)推进土地征收信息公开。在全省征地信息平台主动公开2018年征地信息15个批次,包括征地告知书、一书三方案、征收土地和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及标注征地位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同时,对征地信息进行了梳理补录,共补录91个征地批次相关信息。
(三)推进环保监管信息公开。市环保局实时公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第一时间发布各级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通知16次,按周发布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按月发布地表水水质月报、石家庄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按季度发布企业排污费征收公告等。市城管委大力公开道路扬尘治理、委属市政工地扬尘治理、渣土运输治理、露天炭火烧烤治理等方面信息。市水务局将市民关心的水土保持、滹沱河生态建设工程、水行政执法案件处理情况等进行了公开 。
(四)推进教育监管信息公开。不断加大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信息公开力度,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公开,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中高职衔接信息公开,强化职教园区建设与中职资源整合信息公开,推进市属高校教育监管信息公开,加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结果公开。
(五)推进食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在市政府网站重点领域社会公益事业栏目,对全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食品安全监管计划,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抽检结果公示,农产品、果品质量安全等信息进行了公开。在地铁列车上滚动播放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公益宣传片,在公交车站投放10块灯箱广告进行宣传。面向全市群众发放《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手册》22万余册。
(六)推进卫生计生服务信息公开。积极推进健康扶贫政策、医改工作、重大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等方面信息公开,探索利用信息公开手段加强卫生监督,将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查结果在委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
(七)推进防范金融风险信息公开。密切关注银行信贷、非法集资、各类交易场所和互联网金融等方面信息,深入开展金融风险排查工作,对个别互联网企业发布的不实信息,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了清除。对涉嫌违规交易的17家企业列入黑名单,并通过市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平台进行了主动公开。
(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市行政审批局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将已完成的59宗土地出让公告、出让结果公告等信息,在石家庄日报、局门户网站、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主动公开发布。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935项,将招标公告、中标候选人、中标结果公示等信息,在局门户网站、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主动公开发布。在政府采购领域,完成政府集中采购项604项,已将采购项目公告、采购文件、采购项目预算金额、采购结果等信息,在局门户网站、河北省政府采购网主动公开。已公示招标方案核准127个,招标文件备案499个,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463个。
(九)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在全市23个县(市、区)的27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窗口,在社会救助窗口统一受理社会救助各项申请,对社会救助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救助标准、救助条件、救助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公开。在市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平台社会救助版块定时更新每月城乡、五保人员的信息及有关数据和每季度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的信息及有关数据,在社会公益事业版块公开了《石家庄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细则》及《石家庄市自然灾害救助指导标准》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的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申领程序等相关信息。
(十)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始终坚持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市住建局每季度对新增住房保障家庭进行区级公示、市级公示。保障房分配房源、分配结果等信息及时通过市住建局官网、保障房中心微信公众号、省市主要报纸、电视、电台以及各街道办事处张贴通告等方式进行公开、公示。保障房分配过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保障家庭代表以及省会新闻媒体进行现场监督,并聘请河北燕赵公证处对分配过程全程公证,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社会各界对住房保障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
(十一)推进国资国企信息公开。全年累计发布全市入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和监管企业主要行业盈利、重大事项等信息16条。依法依规公开监管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以及年度薪酬情况 4条。公开市属企业改革重组结果、企业履行社会重大责任重点工作情况、督促市属企业做好去产能公告公示信息11条。公开监管企业负责人重大变动情况信息5条。
(十二)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公开。市安监局在局门户网站及时公开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业商贸等行业监管信息。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安全发展主题宣讲、6.16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进行事故与灾害警示教育。印发了《2018年行政检查公示和案例处罚公示》,并在局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布。
(十三)推进产品质量信息公开。市质监局制定了《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能力方案》、《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石家庄市计量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深入开展了特装设备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派出执法组343个,处置一般隐患280项、严重隐患3项,有序开展了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质检利剑”等专项行动,在市质监局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布。
(十四)推进重要经济指标及改革信息公开。市政府网站设置了统计数据栏目,第一时间发布全市月度、季度、年度经济数据。市发改委制定了《“4 4”现代产业现行政策措施汇编》,共梳理了3大类16条52款政策,并通过网站等向社会公开。市统计局将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及改革信息以动态信息、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的形式在市政府网站和局门户网站同时发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