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石油化工码头危险源辨识与预警
1.1.1 我国港口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1.2 开展石油化工码头危险源辨识及预警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危险源辨识的研究现状
1.2.2 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现状
1.2.3 风险等级划分研究现状
1.2.4 预警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2.1 石油化工码头危险因素辨识方法
2.2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作业过程危险因素辨识
2.2.1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工艺流程简图
2.2.2 触电事故危险因素分析
2.2.3 车辆伤害事故危险因素分析
2.2.4 管道装卸作业火灾和爆炸事故危险因素分析
2.2.5 淹溺和高处坠落事故危险因素分析
2.2.6 中毒和窒息事故危险因素分析
2.2.7 机械伤害事故危险因素分析
2.2.8 起重伤害事故危险因素分析
2.2.9 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因素分析
2.3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过程事故致因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2.3.1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作业主要事故类型
2.3.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2.3.3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步骤
2.3.4 装卸作业事故致因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2.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石油化工码头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
3.1 风险评估理论基础
3.1.1 风险评估遵循原则
3.1.2 风险评估的基本过程
3.1.3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过程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4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过程事故设备失效概率方法的确定
3.2 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界定
3.2.1 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界定原则
3.2.2 可接受风险基准的确定
3.2.3 个人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界定
3.2.4 社会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界定
3.2.5 利用MATLAB确定个人风险计算程序
3.3 基于可接受风险准则的安全评价方法在某石油化工码头的应用
3.3.1 石油化工码头概况
3.3.2 储罐区池火灾事故后果计算
3.3.3 储罐区池火灾事故概率计算
3.3.4 储罐区个人风险计算
3.3.5 储罐区社会风险计算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石油化工码头危险源动态分级
4.1 动态分级理论
4.1.1 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危险源动态分级
4.1.2 集对分析法危险源动态分级
4.1.3 DT法危险源分级
4.2 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危险源分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泄漏源模型
4.2.2 液池蒸发模型
4.2.3 事故后果模型
4.2.4 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危险源工艺危险度指标
4.2.5 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危险源分级指标体系
4.3 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危险源分级指标权重确定
4.3.1 建立储罐区危险源分级层级结构模型
4.3.2 构造分级判断矩阵
4.4 基于DT法的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危险源动态分级实例应用
4.4.1 港区概况
4.4.2 化学品有害特性分析
4.4.3 储罐区危险源动态分级计算
4.4.4 变化条件下的危险源分级
4.5 基于LabvIEw的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危险源分级系统设计
4.5.1 液池泄漏模型在LabVIEW虚拟机中的实现
4.5.2 池火灾伤害模型在LabVIEW虚拟机中的实现
4.5.3 液体蒸发模型在LabVIEW虚拟机中的实现
4.5.4 蒸气云爆炸模型在LabVIEw虚拟机中的实现
4.5.5 高斯烟团模型在LabVIEw虚拟机中的实现
4.5.6 DT分级主程序在LabVIEW虚拟机中的实现
4.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石油化工码头安全预警系统
5.1 安全预警系统简介
5.1.1 安全预警内涵及特点
5.1.2 安全预警管理理论的方法体系
5.1.3 安全预警运转模式及机制
5.2 石油化工码头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5.2.1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2.2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5.2.3 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预警指标体系
5.2.4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过程预警指标体系
5.3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5.3.2 石油化工码头装卸过程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石油化工码头预警的可拓综合模型
5.4.1 可拓理论基本概念
5.4.2 可拓理论综合模型
5.5 实例应用
5.5.1 基于可拓理论的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安全预警实例应用
5.5.2 基于可拓理论的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装卸过程安全预警实例应用
5.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预警系统在LabVIEW中的实现
6.1 系统登录界面
6.2 系统主界面
6.2.1 视频监控单元
6.2.2 实时监测单元
6.2.3 非实时监测单元
6.3 本章小结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