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通过参加十余个大中型矿山的评估工作,深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市场问题。市场问题是矿山建设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与我国矿山建设的关系日益密切。我国铁、铜、锰、铬依靠进口和铅、锌出口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在分析矿山建设的必要性时,除考虑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外,还要着重分析我国冶炼厂的原料供需平衡问题。
二、设计规模问题。矿山开发是以地质储量为基础的。我国现行地质储量报告是将资源按可靠程度划分为A、B、C、D4级。其中D级储量大体上类似于前苏联的C:级或欧美的推断储量(InferredResources)。
按设计规范,在考虑矿山规模时,一般D级储量不应参加计算,但可用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结合矿体地质条件,D级储量经再进一步探矿后,毕竟可以升级一部分。所以在有的设计中,近D级储量的30%-50%参加计算。
如果在设计规模中,考虑了D级储量,将来探矿后,D级储量升级达不到预想那么多,那就将导致规模落空,矿山无法达产。因此,在可研评估中,要详细研究地质资料,特别是各级储量分布的空间部位。要注意开采初期(10年内)上部中段矿量的分布。从时间和空间的要求上,论证矿山规模的保证程度和持续时间。
三、开采工艺和设备问题。可研报告中,有的推荐用先进的采矿和出矿设备来实现高强度的出矿,以达到推荐的规模。但应结合我国实际运用的情况来对比。根据市场经济的趋动,在矿山可研中要密切注意设计的采矿强度过大,以致设计规模偏高的倾向。
四、开拓系统问题。推荐的开拓系统要从基建时间和矿量衔接上来分析其合理性。
如内蒙古某铅锌矿。该矿扩建后规模为1500t/d。在可研中,推荐先打1条缶笼井,待过5年后露天采区结束前再打1条箕斗井的方案。从节省投资来讲,这一方案尚属可行。但考虑到竖井施工不会那么理想,第1条缶笼井打完以后,马上就要掘第2条箕斗井。经可研评估,一致认为干脆打1条混合井,可彻底解决全部提升问题。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五、基建时间问题。矿山的基建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井巷工程的施工速度。如果把竖井掘砌速度预计的过于理想是不现实的。如我国目前施工的北洛河铁矿和白音诺尔锌矿尽管都曾创造过月进尺近百米的记录,但其平均进度只有40M/月左右。这2个矿山都是由煤炭直属的建井队伍施工的。且在其他矿山均创造过月进尺百米以上的辉煌记录。
因此,在基建进度计划中,要充分考虑竖井施工准备、掘砌、竖井各中段的马头门拙进,竖井到底后改换临时提升容器,掘砌大型同室及安装提升机等多种工序所占用的时间。切不可把基建时间预计的过于理想,造成计划落空、经济效益无法实现的后果。
六、投资问题。矿山建设中的井巷工程建设费用问题,目前存在着是按照国家定额计算还是考虑实际招标可能包下来的单价计算的问题。我认为,对于关键性的控制工程如竖井、大型峒室、车场等一般是外围施工,应按照国家定额计算。对于平巷工程和采准切割工程如果现场自行施工或委托地方民工队伍施工,其施工单价要低些。因此,在可研评估时,要明确施工队伍级别和确定相应的单价定额。
七、矿石成本问题。可以参照类似规模和相近工艺、设备的实际生产矿山的矿石成本来对比。在可研报告中推荐的矿石成本可以考虑将来采用新模式办矿的因素和适当消除某些企业办社会的不利因素影响。但也不可能设想矿山投产后即迅速达到设计规模和国际先进水平(如平均出矿效率等)。因此,要比较切合实际地预测矿石成本。
八、经济效益问题。只有在上述7个问题比较接近达到的实际水平基础上,经济效益的计算才是较为现实的。这样,才能对矿山如何进行建设,资金配置如何,贷款能否偿还等进行正确评价,最终得出该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