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上篇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理论探讨
第1章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相关概念
1.1 问题的提出
1.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相关概念
1.3 “矿山地质环境”称谓的确定
1.4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概况
2.1 我国矿业开发与利用的概况
2.2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
2.3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简要回顾
2.4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主要成就
第3章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
3.1 国外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其应用
3.2 国内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其应用
3.3 当前法制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当前政策与制度应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第4章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
4.1 外部性理论
4.2 循环经济理论
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4.4 环境管理理论
4.5 企业伦理理论
4.6 技术路线图理论
第5章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政府职能
5.1 政府职能
5.2 地矿行政管理的政府职能
5.3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政府职能的确立
5.4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政府职能的履行
第6章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方法手段
6.1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
6.2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6.3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6.4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教育手段
6.5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
6.6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手段的运用
第7章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基本模式
7.1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体制模式
7.2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机制模式
7.3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制度模式
7.4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模式创新
第8章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改革发展
8.1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基本经验
8.2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关键问题
8.3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改革创新
8.4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理论框架
下篇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现状的实践总结
第9章 华东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
9.1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9.2 华东地区环境地质工作程度
9.3 华东地区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9.4 华东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综合评价
第10章 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调查研究
10.1 安徽省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10.2 安徽省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0.3 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概况
10.4 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调研结论
第11章 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调查研究
11.1 福建省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11.2 福建省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1.3 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概况
11.4 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调研结论
第12章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调查研究
12.1 江苏省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12.2 江苏省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2.3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概况
12.4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调研结论
第13章 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调查研究
13.1 江西省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概况
13.2 江西省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3.3 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概况
13.4 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调研结论
第14章 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调查研究
14.1 浙江省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14.2 浙江省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4.3 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概况
14.4 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管理调研结论
第15章 华东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典型案例
15.1 民营企业绿色矿山建设的一颗明珠——记安徽省淮北市刘楼铜铁(金)矿绿色矿山建设
15.2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记福建省丁家山铅锌矿绿色矿山建设
15.3 持续发展,老矿生辉——记江苏省冶山铁矿绿色矿山建设
15.4 老矿新姿,唯“绿”为上——记江西省德兴铜矿绿色矿山建设
15.5 绿色矿山的排头兵,石矿企业的好榜样——记浙江省湖州新开元碎石矿绿色矿山建设
第16章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研究的初步结论
16.1 本书的基本观点
16.2 本书的调研结论
16.3 本书的政策建议
16.4 本书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附录2 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3 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
后记
主要作者简介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