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实验是一个涵盖多学科领域、集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复杂系统。科学家提出空间科学实验方案后,需要有相应的科学实验装置来实现在轨实验目标,同时也需要根据工程任务的实施流程提出相关的操作和保障需求。为了架起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将科学家灵活多样的科学实验需求转化成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工程化指标要求,使科学家在确定科学实验目标和空间实验方案后,就能提出较为规范和明确的空间科学实验工程化实施需求,并且能够全程参与到实验装置的研制中。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如果能够通过较为规范和确定的方式充分理解了科学家的相关需求,也有助于设计出更合理高效的空间科学的科学实验系统。综上所述,有必要编制相关的标准来规范科学实验的工程化需求分析工作。
2017年7月21日,国家标准计划《空间科学实验需求分析要求》(20170957-T-491)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中国科学院提出,TC312(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
2019年12月10日,国家标准《空间科学实验需求分析要求》(GB/T 38255-2019)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20年7月1日,国家标准《空间科学实验需求分析要求》(GB/T 38255-2019)实施。
国家标准《空间科学实验需求分析要求》(GB/T 38255-2019)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主要起草人:赵黎平、刘伟、郑慧琼、康琦、袁永春、艾飞、雷晓华、黄英、仓怀兴、王金福、陈寅元、蔡伟明、罗兴宏、刘亮、王彬彬、温晓刚、纪家葵、姚强、韩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