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制定过程

2022/07/1657 作者:佚名
导读: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制定背景 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十八大、十九大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中国制造业中长期规划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制定背景

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十八大、十九大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中国制造业中长期规划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为全面部署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发布实施《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推进工业能效提升,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推动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工厂作为工业制造过程的核心单元,是践行工业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核心对象。创建绿色工厂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缓解资源环境矛盾、落实绿色制造工程的有力抓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中国推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实现绿色发展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要求,建设千家绿色工厂,全面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和评价工作,在工业各行业树立标杆,引导和规范工厂实施绿色制造。然而,国内外已有的相关评价大多集中在工厂诸如“节能”、“环保”、“低碳”某单一方面,评价结果相对片面。在此背景下,尽快组织制定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标准,建立综合性、系统性的绿色工厂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18)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编制进程

2016年8月25日,国家标准计划《绿色工厂评价通则》(20160854-T-469)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TC207(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计划已完成网上公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工作。

2018年5月4日,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18)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8年12月1日,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18)实施。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制定依据

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18)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海油总节能减排监测中心有限公司、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杨檬、刘哲、江兴华、杨宇涛、高东峰、赵志渊、李胡升、查丽、闻洪春、张迤、刘靖宇、赵立华、郜学、肖承翔、孙卫明、杨超峰、张健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