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网格式可展结构体系与分析图书目录

2022/07/1654 作者:佚名
导读:1绪论 1.1可展结构的概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可展结构的历史 1.2.2可展结构理论研究 1.2.3单元构架式可展结构 1.2.4折叠网格结构 1.2.5索杆式可展结构 1.2.6可展张拉整体结构 1.3本书的结构安排 2成角度剪式单元及其连杆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2.1几何学方法 2.1.1径向可动的几何条件 2.1.2剪式单元的运动轨迹分析 2.2螺旋互易定理简介 2.2.1

1绪论

1.1可展结构的概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可展结构的历史

1.2.2可展结构理论研究

1.2.3单元构架式可展结构

1.2.4折叠网格结构

1.2.5索杆式可展结构

1.2.6可展张拉整体结构

1.3本书的结构安排

2成角度剪式单元及其连杆机构的可动性分析

2.1几何学方法

2.1.1径向可动的几何条件

2.1.2剪式单元的运动轨迹分析

2.2螺旋互易定理简介

2.2.1运动和约束的螺旋描述

2.2.2螺旋互易定理

2.3剪式单元的可动性判断

2.3.1Hoberman单元

2.3.2GAE1单元以及非交叉剪式单元

2.3.3GAE2单元

2.4基于体系约束Jacobian矩阵的自由度分析方法

2.4.1刚性约束条件

2.4.2铰接节点约束条件

2.4.3成角度剪式单元约束条件

2.4.4边界约束条件

2.4.5系统约束方程

2.4.6计算流程

2.5基于成角度剪式单元平面连杆机构的自由度分析

2.5.1Hoberman连杆机构

2.5.2You和Pellegrino等腰三角形连杆机构

2.5.3You和Pellegrino相似三角形连杆机构

2.5.4非交叉单元连杆机构

2.6基于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平面连杆机构

2.7本章小结

3连杆机构运动过程中运动奇异点分析

3.1基于螺旋互易定理的运动奇异点判断

3.1.1平面四连杆机构的可动性

3.1.2运动奇异点判断

3.2矩阵分析法

3.2.1运动学描述

3.2.2闭环连杆机构

3.3一阶分析

3.3.1预测步

3.3.2修正步

3.3.3计算结果

3.4二阶分析

3.4.1理论推导

3.4.2计算结果

3.5本章小结

4径向可开启屋盖结构的运动过程研究

4.1二维体系的运动特性

4.1.1几何分析

4.1.2运动界线

4.2三维体系的几何分析

4.3受力性能分析

4.3.1基本模型

4.3.2计算结果

4.4运动过程分析

4.4.1基本模型的运动过程分析

4.4.2初始缺陷的影响

4.4.3矢跨比的影响

4.5具有固定支座体系的几何设计

4.6本章小结

5径向展开式索撑网壳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5.1基本模型

5.1.1几何构形

5.1.2索撑网壳单元的基本力学特性

5.1.3有限元模型

5.2静力特性分析

5.2.1索撑网壳与普通网壳的静力特性分析

5.2.2矢跨比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

5.2.3钢杆件截面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

5.2.4索截面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

5.2.5索初始预应力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

5.3结构参数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5.3.1矢跨比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5.3.2钢杆件截面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5.3.3索截面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5.3.4索初始预应力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5.4索撑网壳的缺陷稳定性分析

5.4.1缺陷模式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5.4.2缺陷大小对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5.5本章小结

6折叠网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其运动过程研究

6.1几何设计

6.1.1平面四连杆机构

6.1.2折叠网架结构

6.2折叠网架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6.2.1计算模型

6.2.2折叠网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6.3初始缺陷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6.4折叠网架结构的运动过程分析

6.4.1理想结构的运动过程分析

6.4.2有初始缺陷结构的运动过程分析

6.4.3初始缺陷大小对折叠网架折叠完成时最大应力的影响

6.5本章小结

7基于剪式单元网壳结构的运动过程及其承载能力分析

7.1体系介绍

7.2基本模型

7.3柱面索拉网壳施工过程分析

7.4结构参数对柱面索拉网壳施工过程影响

7.4.1矢跨比对柱面索拉网壳施工过程影响

7.4.2钢杆件截面对柱面索拉网壳施工过程影响

7.4.3单元网格长宽比对柱面索拉网壳施工过程影响

7.4.4外扩跨度对柱面索拉网壳施工过程影响

7.5柱面索拉网壳弹塑性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7.6结构参数对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7.6.1矢跨比对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7.6.2钢杆构件截面对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7.6.3索截面对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7.6.4索初始预应力对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7.6.5单元网格长宽比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7.6.6外扩跨度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7.7其他材料对结构施工过程的影响

7.8本章小结

8索杆张力结构的初始预应力水平设计

8.1基本理论

8.1.1平衡矩阵

8.1.2结构稳定性分析

8.1.3初始预应力的确定

8.2算例分析

8.2.1平面索杆结构

8.2.2张拉整体结构

8.2.3空间索杆结构

8.3本章小结

9考虑约束条件的索杆张力结构找形研究

9.1能量法

9.1.1理论基础

9.1.2力密度法的缺点

9.1.3能量法

9.2计算流程

9.3算例

9.3.1平面索杆结构

9.3.2索穹顶结构

9.3.3空间索桁结构

9.4本章小结

10索杆式折叠帐篷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

10.1基本力学特性

10.1.1几何分析

10.1.2初始预应力水平

10.1.3最短压杆长度

10.1.4最大承载能力

10.2有限元分析

10.2.1基本模型

10.2.2静力性能分析

10.2.3特征值屈曲分析

10.2.4非线性屈曲分析

10.2.5初始缺陷的影响

10.3参数分析

10.3.1矢跨比的影响

10.3.2竖向压杆长度的影响

10.3.3初始预应力水平的影响

10.4本章小结

11索杆式折叠网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11.1基于CP单元折叠网架的几何分析

11.1.1基本单元及其初始预应力水平

11.1.2折叠体系

11.1.3折叠展开方式

11.2基于CP单元折叠网架的节点设计和模型制作

11.2.1节点设计

11.2.2模型制作

11.3基于CP单元折叠网架的受力性能分析

11.3.1静力性能分析

11.3.2自应力水平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11.3.3温度变化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11.3.4拉索破断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11.4基于DP单元折叠网架的几何分析

11.4.1基本单元

11.4.2折叠体系

11.4.3折叠展开方式

11.5基于DP单元折叠网架的节点设计和模型制作

11.5.1节点设计

11.5.2模型制作

11.6基于DP单元折叠网架受力性能分析

11.6.1静力性能分析

11.6.2自应力水平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11.6.3温度变化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11.6.4拉索破断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11.7本章小结

12折叠索穹顶的几何及其预应力水平分布研究

12.1几何分析

12.1.1折叠索穹顶

12.1.2径向可开启式索穹顶

12.2预应力分布的确定

12.2.1数学模型

12.2.2算例

12.3考虑压杆初弯曲的张拉整体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12.3.1基本模型

12.3.2解析法

12.3.3分析结果

12.3.4有限元验证

12.4本章小结

13基于2V型索杆单元折叠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

13.1几何分析

13.1.1基于拉索方式的折叠模型

13.1.2基于压杆方式的折叠模型

13.1.3改进后的折叠模型

13.2受力性能分析

13.2.1基本模型

13.2.2拉索滑移的考虑

13.2.3计算结果

13.3温度变化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13.4拉索断裂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13.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