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技术图书目录

2022/07/16123 作者:佚名
导读: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1.1 网络的基本概念 1.1.1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 1.1.2 数据交换方式 1.1.3 网络的体系结构 1.1.4 OSI/RM模型 1.1.5 TCP/IP模型 1.1.6 OSI与TCP/IP模型比较 1.2 网络的相关术语 1.2.1 网络的性能指标 1.2.2 网络的拓扑结构 1.2.3 局域网 1.2.4 广域网 1.2.5 城域网 1.3 网络的介质 1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1.1 网络的基本概念

1.1.1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

1.1.2 数据交换方式

1.1.3 网络的体系结构

1.1.4 OSI/RM模型

1.1.5 TCP/IP模型

1.1.6 OSI与TCP/IP模型比较

1.2 网络的相关术语

1.2.1 网络的性能指标

1.2.2 网络的拓扑结构

1.2.3 局域网

1.2.4 广域网

1.2.5 城域网

1.3 网络的介质

1.3.1 铜介质

1.3.2 光缆

1.3.3 无线传输介质

习题与实验

第2章 以太网技术及二层交换机配置

2.1 以太网的技术基础

2.1.1 以太网发展历史

2.1.2 IEEE 802.3和OSI模型

2.1.3 MAC寻址

2.1.4 以太网帧结构

2.1.5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1.6 冲突域与广播域

2.1.7 10 Mbit/s以太网技术

2.1.8 快速以太网技术

2.1.9 千兆以太网技术

2.1.10 万兆以太网技术

2.2 二层交换机简介

2.2.1 交换机的处理技术

2.2.2 交换机的工作模式

2.2.3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2.4 交换机的主要指标

2.3 二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2.3.1 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

2.3.2 交换机的基本管理配置

2.3.3 交换机接口的基本配置

2.3.4 交换机设备口令及权限

2.3.5 配置和管理SSH

2.3.6 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2.4 VLAN及VLAN配置

2.4.1 VLAN概述

2.4.2 IEEE 802.1Q协议

2.4.3 Cisco ISL协议

2.4.4 单交换机的VLAN配置

2.4.5 跨交换机的VLAN配置

2.4.6 利用GVRP实现VLAN

2.4.7 Cisco VTP的VLAN实现

2.5 交换机链路聚合

2.5.1 链路聚合概述

2.5.2 交换机链路聚合配置

2.6 生成树协议

2.6.1 生成树协议概述

2.6.2 STP与RSTP协议

2.6.3 生成树协议配置

2.7 系统日志管理

习题与实验

第3章 交换机的安全配置

3.1 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安全控制

3.1.1 风暴控制

3.1.2 端口保护控制

3.1.3 端口阻塞控制

3.1.4 端口安全性

3.1.5 输出速率限制

3.2 访问控制列表

3.2.1 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

3.2.2 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

3.2.3 MAC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3.2.4 基于时间的访问控制列、表

3.2.5 专家级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3.2.6 应用ACL到指定接口

3.3 防止攻击的系统保护配置

3.4 基于IEEE 802.1x的AAA服务

3.4.1 概述

3.4.2 基于IEEE 802.1x的认证配置

习题与实验

第4章 网络互连技术

4.1 TCP/IP协议集与IP地址

4.1.1 TCP/IP中的协议类别

4.1.2 IP数据报格式

4.1.3 分类的IP地址

4.1.4 IP地址的子网划分

4.1.5 可变长子网掩码与无类域间路由

4.1.6 IPv6协议

4.2 可路由协议与路由选择协议

4.2.1 路由选择的概述

4.2.2 交换与路由的比较

4.2.3 路由表

4.2.4 域内路由选择协议与域问路由选择协议

4.3 路由器的作用

4.3.1 路由器的构成

4.3.2 路由器的接口

4.3.3 路由器转发IP包流程

4.4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4.4.1 命令行接口

4.4.2 路由器的命令模式

4.4.3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4.4.4 路由器接口配置

4.4.5 路由器口令配置

4.4.6 路由器口令恢复

4.5 路由协议及配置

4.5.1 静态路由选择与配置

4.5.2 RIP协议及其配置

4.5.3 OSPF协议及其配置

4.5.4 IGRP与EIGRP的配置

4.5.5 路由协议的应用场合习题与实验

第5章 三层交换设备及配置

5.1 三层交换机交换原理

5.1.1 交换原理

5.1.2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

5.1.3 三层交换的特点

5.1.4 高层交换机及其发展

5.2 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5.3 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

5.3.1 VLAN互通原理

5.3.2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互通的示例

5.4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

5.4.1 静态路由配置

5.4.2 RIP协议配置

5.4.3 OSPF协议配置

习题与实验

第6章 网络地址转换

6.1 网络地址转换(NAT)概述

6.1.1 相关术语

6.1.2 NAT工作原理

6.1.3 NAT应用

6.2 静态NAT的实现

6.3 动态NAT的实现

6.4 NAPT技术

6.5 重叠地址转换

6.6 TCP负载均衡地址转换

习题与实验

第7章 广域网基础及配置

7.1 广域网概述

7.1.1 前言

7.1.2 X.25网络

7.1.3 帧中继网络

7.2 PPP协议与配置

7.2.1 PPP原理及运行过程

7.2.2 PPP的验证方式

7.2.3 PPP的配置

7.2.4 PPP的监控与维护

7.3 X.25网络

7.3.1 X.25协议概述

7.3.2 LAPB协议及配置

7.3.3 X.25协议配置与监控维护

7.4 帧中继

7.4.1 帧中继概述

7.4.2 帧中继协议相关配置

7.4.3 帧中继典型配置举例

习题与实验

第8章 网络管理技术

8.1 网络管理概述

8.1.1 网络管理概念

8.1.2 网络管理功能

8.1.3 网络管理模式

8.2 网络管理协议

8.2.1 SNMP协议概述

8.2.2 CMIP协议

8.2.3 RMON技术

8.2.4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

8.3 常用网络管理软件介绍

8.3.1 StarView应用

8.3.2 StarView软件操作

8.3.3 StarView网络拓扑查看

8.3.4 StarView事件管理

习题与实验

第9章 交换机其他高级配置

9.1 VRRP配置

9.1.1 VRRP协议

9.1.2 VRRP工作原理

9.1.3 VRRP配置

9.1.4 VRRP配置完整实例

9.2 SNMP配置

习题与实验

第10章 综合实例

10.1 大型单核心网络实践

10.2 大型(双核心)校园网

10.3 中小企业双出口网络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