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 1045 年),诗人苏舜钦购得唐末五代孙承右之池馆,傍水建亭,以“沧浪濯缨”之典故取名。元明时改为佛寺,明嘉靖间僧人文瑛复建。清康熙间宋荦移亭于土阜之上,园林占地 1.1 公顷,布局开畅自然,巧于因借,通过复廊,将园外萦回之葑溪纳入园景,是苏州园林中唯一未入园先得景之佳构,入园为横亘东西的土丘,土石相间,古木森郁,极富山林野趣。
在河边建筑一亭,苏子美借《沧浪之歌》中超脱世俗名利的清高意境,取名曰沧浪亭,苏舜钦“时榜小舟,幅巾以往”在此清幽宁静的山水氛围中他感到“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因此留下千古名篇《沧浪亭记》。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诗人苏舜卿(字子美,自号沧浪翁)用4万元买下吴越日寸广陵王钱元的花园,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诗,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苏舜卿借其句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