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使用夜光材料,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比如用在手表的盘面上,就制成了一种夜光表。
夜光材料分为自发光型和蓄光型两种。自发光型夜光材料的基本成分为放射性材料,不需要从外部吸收能量,可持续发光,不仅黑夜,白天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含有放射性物质,所以在使用时受到较大的限制,废弃后的处理也是一大问题。蓄光型夜光材料很少含有放射性物质,没有使用上的限制,但它们要靠吸收外部的光能才能发光,而且要储备足够的光能才能保证一持续发光。蓄光型夜光材料的另个缺陷是辉度不够。例如,以前一直使用硫化锌作为余辉型荧光体,但发光时间太短,辉度也不够。掺入放射性同位素钜147后,发光的效果是理想了,但却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研制一种高效而又无公害的蓄光型发光材料,就成了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研究的一个课题。在这方面,日本的村山义彦是世界上首位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他开发的一种发光元件,既不含放射性物质,又能在一夜中保持发光,而且亮度是传统夜光材料的100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划时代的夜光材料。
村山义彦用锶铝酸盐作为母体结晶,掺入高纯度的氧化铝及碳酸锶等稀土类金属,在高温下烧结,形成原料后加以粉碎,然后筛选。颗粒小的材料密合性能好,但辉度较低,实际使用的是直径为50微米左右的颗粒。
村山义彦反复试验了各种成分在材料中的比例,找出了最佳发光体的理想组成。这种蓄光型发光材料,完全可以使用在隧道之中。例如地铁车站里的各种显示牌,使用了这种无公害蓄光材料后效果很不错。每隔几分钟即有一趟地铁列车开过,过站时间为10秒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列车车厢内透出的灯光,就足以让发光元件补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