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建筑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及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建筑技术、建筑经济与法规等相关知识,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及群体规划能力,能够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从事有关设计、规划、监理、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是综合性很强的工程类学科,具有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相融合的特点。主要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建筑初步、美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结构、建筑构造、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该专业全日制本科,学制为五年,已通过国家建设部专业教育水平评估,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获得建筑学专业学位。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
毕业生主要在建筑设计与规划院所、高等院校及建筑科研机构、城建管理部门及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有关建筑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本科毕业学生就业率接近100%,出国、考研比例占毕业人数近50%。
特别说明: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艺术修养(色弱、色盲者不宜报考该专业),入学后须进行色盲测试及美术测试,不合格者将调整专业。
该专业已有近百年历史,现按大土木工程进行宽口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级科技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研究、教学等工作。该专业建有供教学使用的计算机室、建材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和结构实验室。
该专业以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平台为培养核心,同时设有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地下工程3个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教学在3个模块中进行主辅组合、在培养学生系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
主要课程设置有: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制图、测量学、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材料、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工程结构抗震、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主要专业选修课程有:建筑结构设计、桥梁工程、地下结构、路基路面工程、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等。
该专业为全日制本科、学制为四年。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可在建筑、交通、房地产、市政、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咨询、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该专业旨在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管理及科技创新人才。学科研究方向有暖通空调系统与设备新技术、建筑节能新技术、建筑自动控制、建筑内、外环境等。
主要课程设置有:建筑概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工业通风、供热工程、智能建筑、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制冷空调及设备、热源及其辅助设备、建筑电气、建筑环境与设备CAD、燃气输配等。
该专业为全日制本科,学制为四年,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主要在与建筑环境与建筑设备相关的科研机构、设计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工程监理及政府的相关部门就业,能够胜任建筑物内供热、通风、空气调节、室内给排水、室内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和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施工管理、运行维护工作,以及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和政策法规的管理工作。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出国、考研比例占毕业人数近50%。
(地球环境科学)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地球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从应用物理角度获得城镇化人居环境的地球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及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培养掌握生态和环境控制与治理的基本知识、人居环境的基本理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从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该专业主要应用物理学和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人类活动、城镇化人居环境和地球环境背景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本专业拥有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平台"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城市气候与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心"。
主要课程设置有:人居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物理过程,大气物理学基础,地球环境现代分析技术,地球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系统监测,城市规划,城市气象与气候学,年代学,环境信息与数据处理,环境模型与数值模拟,城市生态与景观。
该专业为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设计、咨询、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