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质量链简介

2022/07/1672 作者:佚名
导读:质量链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从国内看,丁文琴和赵俊华提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质量链思想。她们认为,从质量意识、人员质量、质量文化、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这五个质量管理所涉及的不同方面的相互联系以及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这个目的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五个方面一环扣一环,互为联系组成一条“质量链”。唐晓青等受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启发,提出了面向全球化制造的“协同质量链管理”(Cooperative Quality Cha

质量链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从国内看,丁文琴和赵俊华提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质量链思想。她们认为,从质量意识、人员质量、质量文化、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这五个质量管理所涉及的不同方面的相互联系以及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这个目的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五个方面一环扣一环,互为联系组成一条“质量链”。唐晓青等受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启发,提出了面向全球化制造的“协同质量链管理”(Cooperative Quality Chain Management,CQCM)概念,强调彻底打破质量黑箱的封闭界限。综合运用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从观念、方法、过程、体系等方面营造基于开放、合作、协同模式的新型企业间质量关系,以整体的、系统的、集成的观点看待并组织产品全生命周期与全过程的管理,在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乃至最终用户之间建立一条敏捷、畅通、受控、优化的广域质量链路。

唐晓芬等经过对质量链的反复研究和论证,进一步提出了质量流、质量链、链节点、链节图、耦合效应等基本概念,丰富了质量链管理理论基础。质量流(Quality Flow)是产品固有的或隐含的质量特性在设计、制造、交付、服务等过程中的定向流动和有序传递,存在于所有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它与信息流、价值流共存,是实现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特性的物质表现形态;质量链(Quality Chain)是组织群共同参与实现的质量过程集合体,是质量流以及信息流、价值流运行的载体;链节点(Chain Junction)是在质量链中,由多个组织、多种要紊协同实现的质量过程或活动,或在特定时段内完成的事件;对关键质量特性有决定性影响的链节点,即质量链的瓶颈、薄弱环节,则为关键链节点(Key Chain Junction),质量链管理的实质是对关键链节点的选择和控制; 链节图(ChainJunction Chart)是用于描述多组织、多要素的链节点的结构图;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则是描述关键链节点处相关组织和要素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和程度。

质量链管理(Quality Chain Management,QCM),是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这是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重要成果之一。

质量链是一个动态的链式结构,它随着企业运作过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质量信息是质量链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质量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质量链中出问题以及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从而对这些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以提高产品质量。质量链管理的特征可概括为:

(1)核心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核心企业在质量链中的作用表现为控制和协调其他组织质量链中的运作方式,优化关键链节点上的耦合效应,提升质量链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2)成员企业各自承担不同的质量职能

成员企业本身都具有各自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基于特定产品的质量链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质量职能。

(3)质量信息定向有序流动

质量信息的流动过程,就是把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质量特性、进而形成业务过程特性的流程。对质量信息的集成是质量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4)质量活动呈现明显的“骨牌”效应

质量链上各组织将根据质量链运行的要求不断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某个组织行为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组织行为的变化,从而引起更多的相关组织行为变化,形成质量活动的“骨牌”效应。

(5)组织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制约质量链功能的实现

由于质量链中各组织的环境、文化、价值观、生产结构和经营理念的不同,将产生组织间利益的冲突。此外,技术、设施、组织制度等也可能成为质量链运行的约束条件。

质量链管理是对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拓展和延伸,也为质量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工具和手段。

1.质量链管理要求企业集中所有的相关方,围绕顾客关注的关键质量特性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

2.质量链管理为企业间结合部的过程控制提供了有效工具。

3.质量链管理兼顾相关方利益,以多方共赢、知识共享保证质量链协调有序地运行。

4.质量链管理适应竞争方式进步的需要。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竞争的方式已从你死我活向着合作联盟方向演变,质量链管理既适应了竞争方式的进步的要求,也为企业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方法。

质量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关键质量特性和质量改进目标;识别关键链节点:进行耦合效应分析:搭建质量链管理信息技术平台。

1.质量改进目标的确定

以顾客关注的关键质量特性的改进作为企业群的共同目标,以便将顾客需求转化为质量链上各组织所分别承担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营销等每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在具体分析顾客需求、确定关键质量特性时,可以借助卡诺模型(Kano Model)、质量功能展开(QFD)、价值链分析等方法,识别目标顾客对产品/服务的各种质量需求,制定质量技术标准,并配置相应的资源,以最经济的成本、最短的周期追求最佳的经营绩效。

2.关键链节点的识别

识别关键链节点是进行质量链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识别和选择关键链节点的一般原则是:

质量形成的核心过程。

与关键质量特性密切相关。

质量链中的瓶颈或薄弱环节。

要素的集合。

上述原则是判断关键链节点的充分条件。具备上述一个或多个特征的链节点,可判断为关键链节点。

3.耦合效应分析

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为了确定输入输出之间的作用机制与对应关系,从而为提升耦合效应指明方向。根据关键链节点处主要参与主体的类型与相互关系,我们总结出四类典型的质量链耦合效应:

组织与自然之间的耦合。

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耦合。

组织与社会的耦合。

要素与要素的耦合。

通过进行质量链上的耦合类型分析,有助于各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4.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质量链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存储、数据计算等功能。

结果分析。包括图表化显示、敏感性分析、各关键链节点耦合效应对比分析等。

知识库管理。质量链知识库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相关方管理体系,人力资源水平,过程能力水平,顾客关系管理,质量信息资料的收集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