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历史沧桑感才是真正再现辉煌
故宫,长城,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这些穿越历史的建筑遗产,是民族记忆的缩影,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保护建筑遗产”已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保护什么、如何保护”成为新的议题。
以“建筑不老 遗产永恒”为主题的“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28日在上海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指出,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要强调日常维护,“大拆大建”的“破坏性”方式实不足取。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空前活跃,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在价值认识、保护原则、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童明康说,在这一背景下,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已经不是“重视不重视”,而是“重视之后应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的问题。
“比如一提到长城保护,就有一种‘再建长城’‘再造长城’的错误认识。”童明康直言,一些单位借维修之名大搞长城“重建”,甚至“臆造”长城,“一味强调恢复长城所谓的‘历史原貌’,但其实破坏了长城本来的味道。”
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威尼斯宪章》第九条就写道:“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也举例道,过去对故宫院内的地面是“一片一片地修”,而现在则是“一块一块地修”。
“就像镶牙一样,哪颗牙坏了镶哪颗,我们现在是哪一块砖坏了就单修哪一块。”单霁翔解释道,这样的“补修”方式,能使得历史沧桑感与建筑现状的搭接时间更长,既保存古建筑的健康状态,又不遗失其所蕴含的珍贵历史信息。
童明康强调,要特别警惕为追求所谓“金碧辉煌”而不惜对建筑遗产进行过度修缮的错误做法。“维修本身是对古建筑生命构成的一种干预,要实现古建筑‘延年益寿’,理应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能小修小补解决问题的,绝不应大修。”童明康表示,对于建筑遗产,保持和维护其历史沧桑感,才是真正的再现辉煌。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其中建筑遗产40余万处。在429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也有建筑遗产近2600处。这些建筑,是历史留下来的“文化宝库”。保护实践刻不容缓,正确的保护观念同样不可或缺。
单霁翔认为,保护文化遗产还应该有广博的视野,让每一位社会公众、每一个企业单位都能知情、参与、监督,这样建筑遗产保护事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