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仍有人建议修建,有的已动工,均以无成作罢。民国14年(1925年),海军当局以银元局盈利30多万元之款,创办长乐县莲柄港溉田局,于民国16年3月动工,招募上海工程队开山凿渠,于民国18年3月完成。使南区北山,鹤上等十八村6万亩农田获得灌溉。民国20年,因收水费问题,激起十三乡民变,抽水机尽遭破坏。民国24年,进行修复,受客观条件限制,工程缩小,仅可灌溉农田3.6万亩。民国30年4月,闽海沦陷,抽水机又遭破坏。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复计划修复,由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福建办事处拨给工赈粮280吨作经费,不敷之数由地方自行解决。民国36年动工至第二年8月告竣,灌溉面积仍只有3.6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扩建。1951年改建一、二级抽水站,首批投资128万元。架设由福州三叉街到配电站,长达24.2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将柴油机改为大型电动抽水机5台,装机容量1470千瓦,抽水能力提高1倍,增建尾道及县城两座蓄水闸,调蓄顶托潮水,延长抽水时间,每日可达20小时,节省抽水费用。改建原有总干渠及左干渠,流量达每秒8立方米,新建渡桥、东郑及贝头三座节制闸;渡桥跌水及贝头排洪槽等附属建筑物;并新辟东、西湖分渠,分别导水入东、西湖及天然港浦,用于灌溉;左干渠修到金峰、岭南及漳港,右干渠通到古槐、感恩与三溪水库灌区相接,灌溉面积扩大到8万亩,水工部分于1952年1月竣工,一级抽水站于1952年6月完成,二级抽水站于1952年12月完成。这是当时全国大型电灌站之一。1970年再次扩建,横截营前港,造85米长的九孔水闸一座,并在龙腰山下开凿一条长845米的大隧洞,名叫“朝阳洞”,使营前港淡水由隧洞自流到潭头、梅花、樟港、古槐等地港道中,撤去一级抽水站,保留二级抽水站,使之能够全日不间断地抽水。增建东方红、龙峰、新湖东、前董、佛塔洋等骨干电灌站。扩建后灌溉面积增至13万亩,还能通航。1987年,更新改造工程,于1987年11月25日动工,至1991年6月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