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的创始人阿曼德·费根堡姆在20世纪60年代初指出:本世纪早期之所以无法建立强而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是因为有一错误的观念在阻碍:要有好的质量,一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但实际情形却是一旦发生不满意的质量.就代表资源滥用.造成材料、人工、机器、时间的浪费.导致成本的上升。反之.令人满意的质量.代表资源运用得当.无上述浪费.因而使得成本降低。这说明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质量成本模式是Feigenbaum在其《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提出的。根据这个模式.质量成本可以分成四个部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是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然而.传统的质量成本概念没有很好地把隐性质量成本包含在内。传统的质量成本之所以没有包括隐性质量成本的内容,是因为隐性质量成本一般难以察觉,即使今天随着认识的提高开始对隐性质量成本有所察觉了,但也很难进行观察和进行客观估计,通常不会在会计系统中进行计量。比如,在尤建新的((质量成本管理》一书中,虽然已经对质量成本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且已经涉及到了隐性质量成本的部分内容,但是仍然没有对隐性质量成本进行深入研究。由于现代企业的质量决策与计划中.隐性质量成本的影响往往很大.并且已经成为质量绩效的重要因素,所以决不能因其难以计量而忽视这一部分成本。
隐性质量成本通常指可衡量而未衡量(含预防及鉴定成本在内)以及无法货币衡量(如顾客不满或顾客流失)的机会损失。1995年Juran与Gyrna提出.隐性质量成本是由于质量有问题而造成的销售损失、折让、企业声誉损失。另外.过多的存货、商品因交货延期而过时、加班纠错、产能损失、延误、各种没有效率穷忙等等也都属于隐性的质量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只不过是部分项目.只要我们愿意研究.付出代价,可以找出更多的隐性质量成本项目.或许也可以估算出其大小.使其不再 隐性”而 显性”出来。Deming认为未知的隐性质量成本.是管理者最需要的数据。之后一些学者(如:Albright与Roth)也证实了Deming的论点 一些实证数据也说明隐性质量成本的重要性. 例如美国西屋电器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onic Corporation)的隐性质量成本是显性质量成本的三到四倍。1 991年,Atkinson,Juran等人发现,公司的质量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25% ,其中有75% 的质量成本属于隐性成本。Campanella指出,发现的可衡量的质量损失成本和”真实的质量损失成本”两者之间具有”相乘效果 ,如同 冰山的一角”,通常真实的损失成本与可衡量的损失成本相比.至少三到四倍是隐性的。大部分的损失成本是 隐藏”在水平面之下,经常是”使船沉没” 的主要因素。
以顾客流失成本为例,对一些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满意,90%的顾客不会再去购买其产品或服务,并且会将其不满向5~9人传播.影响其它顾客的购买.而不满意的顾客只有5%的人会将其不满向企业或通过消费者协会等渠道表露出来。隐性的顾客流失成本是显性的解决顾客抱怨费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