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1.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1.4研究基础、创新与可能的不足
第2章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2城镇化研究
2.3土地使用、经济增长与城乡统筹
2.4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研究
2.5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研究
2.6评述
2.7研究假说
第3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概述
3.1 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2理论视角:城乡要素互动
3.3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
3.4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城乡统筹发展
3.5小结与启示
3.6探讨
第4章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参与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4.1三方博弈模型设置
4.2宋庄镇基本情况
4.3宋庄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
4.4宋庄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4.5启示
4.6探讨:从资金筹措模式看流转主体行为
第5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意愿分析
5.1 农户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
5.2影响农户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意愿的主要因素假设
5.3模型构建、数据描述和计量方法选择
5.4研究结果与相关讨论
5.5启示
5.6探讨:集体土地整理如何尊重农民的选择
第6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6.1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状况
6.2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收益分配模型
6.3北京宋庄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
6.4天津市华明镇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
6.5成都市温江区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分配
6.6北京市唐家岭农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
6.7模型分析与相关结论
6.8发展措施与保障措施
第7章其他国家或地区土地管理制度的经验启示
7.1澳大利亚土地管理制度的经验启示
7.2 中国香港土地管理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7.3 日本土地管理制度的经验启示
7.4欧美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土地流转管理的经验启示
第8章结论、启示与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8.1结论与启示
8.2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流转绩效评价
附录
专题报告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户权益保障
专题报告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创新
专题报告三:上海奉贤青村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调查
专题报告四:广东大沥、园洲两镇土地开发模式调查
专题报告五:从“村改居”到“集体建设用地变国有划拨用地”的探索
专题报告六:深圳市“小产权房”调查报告
专题报告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发展产业园区——成都蛟龙(工业)港调查报告
专题报告八:“五自”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探索——郫县古城镇指路村农民自主整理集体土地调查
专题报告九:不以“摊大饼”方式建城区——河南辉县市城乡统筹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专题报告十:河南汝阳县西泰山社区城乡统筹发展情况调查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