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非傅里叶导热展望

2022/07/16120 作者:佚名
导读:针对非傅立叶热传导的研究现状,考虑到从事该领域的工作体验,有如下的进一步工作设想(或展望): (l) 对可以量化的物性(如实验材料表面的光学物性、材料的热物性等) 进行实际测定,争取实现实验结果的定量化分析; (2) 继续深入开展实验研究,争取在更多的材料(尤其是生物材料) 内发现非傅立叶效应; (3) 非傅立叶导热的理论分析可以向多维模型扩展; (4) 结合热传导的微观机理, 对非傅立叶导热的理

针对非傅立叶热传导的研究现状,考虑到从事该领域的工作体验,有如下的进一步工作设想(或展望):

(l) 对可以量化的物性(如实验材料表面的光学物性、材料的热物性等) 进行实际测定,争取实现实验结果的定量化分析;

(2) 继续深入开展实验研究,争取在更多的材料(尤其是生物材料) 内发现非傅立叶效应;

(3) 非傅立叶导热的理论分析可以向多维模型扩展;

(4) 结合热传导的微观机理, 对非傅立叶导热的理论模型进行探讨,争取提出新的、更符合实际的理论模型;

(5)“ 瞬时薄层” 模型还需进一步完善, 为工程实际中的一些常见极端热、质传递问题提供“瞬时薄层” 厚度的确切数据是该模型是否达到完善的评价指标;

(6) 非经典热、质祸合传递问题的研究应当面向实际进行, 因为实际中传热传质过程往往是相互伴随的. 为更多的实际超常传热传质过程提供理论基础是研究该问题的最终目的;

(7)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非经典热、质传递问题应当是一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只是由于热、力传播的不可分割性,建议在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热的传播过程时, 综合考虑力的作用因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