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热连轧国外发展概况

2022/07/16291 作者:佚名
导读:自1924年美国在阿斯兰建设的1470mm 热轧带钢轧机投产以来,热轧板带的生产工艺在90年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20世纪50年代之前建设的板带热连轧机被称为第1代板带热连轧机。这段时期板带热连轧机的技术发展缓慢,轧机辊身长度范围为1120~2 490 mm,采用横轧展宽技术弥补板坯宽度的限制,轧制钢卷单重为6.0~13.6t,单位宽度卷重为5~12kg/mm,精轧机的最大速度为10~12m/s,

自1924年美国在阿斯兰建设的1470mm 热轧带钢轧机投产以来,热轧板带的生产工艺在90年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20世纪50年代之前建设的板带热连轧机被称为第1代板带热连轧机。这段时期板带热连轧机的技术发展缓慢,轧机辊身长度范围为1120~2 490 mm,采用横轧展宽技术弥补板坯宽度的限制,轧制钢卷单重为6.0~13.6t,单位宽度卷重为5~12kg/mm,精轧机的最大速度为10~12m/s,年生产能力为100万~200万t 左右。

1960年在美国麦克劳斯钢铁(McLouth Steel)公司的1525mm 带钢热连轧机上首次采用计算机设定并控制精轧机组的辊缝和速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在板带热连轧生产线上计算机控制范围从精轧区扩大到从加热炉装料到钢卷称重的整个生产线,轧制速度由10~12m/s 提升到15~21m/s。

1961年在美国钢铁公司大湖分公司的2032 mm带钢热连轧生产线上首次采用升速轧制技术,标志着第2代板带热连轧机的诞生。此时成品带钢厚度范围由2.0~10.0 mm扩大到1.5~12.7 mm,最大卷重达40t,年产量由200万t增至250万~350万t。第2代板带热连轧机的自动化水平较第1代有了质的飞跃,微张力恒套量轧制技术、厚度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带钢的厚度精度。

1969年日本君津厂投产的2286 mm 热轧带钢轧机将热轧板带轧机的发展推向了大型化方向,标志着板带热连轧机第3个发展时期的开始。20 世纪70年代第3代板带热连轧机继续沿着高速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轧机年产量已经达到600万t,单卷最大重量可达45t,成品带钢厚度为0.8~25.4 mm,轧制速度可达28~30m/s。该阶段在轧制工艺和设备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许多新技术得到应用。粗轧机组机架数量有所增加,在最后2架粗轧机架实行双机架连轧甚至形成全连轧; 精轧机组一般采用7 机架,并预留位置使精轧形成8~10机架连轧; 开始采用步进式加热炉; 精轧机采用弯辊装置来改善带钢断面形状; 采用调速轧制技术以控制带钢终轧温度; 采用层流冷却装置以保证带钢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均匀一致; 不断改进精轧机组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成品的厚度精度; 采用快速换辊装置,缩短了换辊时间,提高了作业率; 全面采用可控硅调速,整个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钢材市场产能过剩,使热轧板带生产从追求大型化、高速度、大卷重转向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扩大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和成材率、缩短流程降低建设投资等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工艺的发展,无头轧制和半无头轧制技术的应用,以及连铸连轧技术及变相控制轧制等热连轧生产工艺的开发及应用,使板带热连轧生产技术获得极大改进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