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电动机控制电动机控制元件的安装

2022/07/16243 作者:佚名
导读:电动机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安装 交流接触器在安装接线的全过程均应做充分地检查工作。 (1)安装前应检查核对下列工作内容: 1)接触器的结构形式,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安装处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所决定的技术条件,如安全防护的IP等级、适应的AC类别、电压等级以及电流级次等。 2)接触器组合元件,如触头系统、灭弧系统、传动系统以及整体结构是否完好,是否符合标准,尤其电磁系统,其铁心应无污垢,无锈蚀,线圈引出线端

电动机控制交流接触器的安装

交流接触器在安装接线的全过程均应做充分地检查工作。

(1)安装前应检查核对下列工作内容:

1)接触器的结构形式,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安装处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所决定的技术条件,如安全防护的IP等级、适应的AC类别、电压等级以及电流级次等。

2)接触器组合元件,如触头系统、灭弧系统、传动系统以及整体结构是否完好,是否符合标准,尤其电磁系统,其铁心应无污垢,无锈蚀,线圈引出线端子导通良好。

3)在主触头不带电的情况下,励磁吸合是否正常,三相触头接通动作是否同期,接触紧密,无异常响声。辅助触头随动性及接触良好。

4)真空接触器在安装前应采用工频耐压法,检查真空开关管的真空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

(2)安装接线后应检查核对下列工作内容:

1)元器件安装接线是否牢固,使用的元器件是否符合要求。

2)接线是否正确,其工艺是否完美。

3)有关试验项目及试验数据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

4)操作及传动试验是否达到标准等等。

(3)交流接触器的安装接线应符合如下要求:

1)组合元件的排列摆放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采用新材料、新产品和新工艺。

3)接线要标准化,规范化。比如:采用卡轨定位安装,以利于更换和检修;采用接线板,使接线层次清晰;采用公用母线接线端子板,使等电位端子接线简洁整齐;采用塑料线槽组装线束,使配线在线槽中得到保护,使外部线条干净利落,等等 。

电动机控制辅助电路接线要领

电控接线的重点在操作、控制、计量、监测、保护及信号等辅助电路上,其要领归纳如下:

1)控制回路电源一般采用熔断器或小型空气断路器配出,实施短路保护。

2)同一控制电源中各回路两端的等电位处采用“并联跳线”或“母线式接线端子板”向各回路配出控制电源。

3)对一条回路,从电源的一端出发把回路中所有的控制接点及被控元件串接起来,回到电源的另一端,且通过电源内电路使这条回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在控制电压作用下,回路中的元件才能发挥预期的功能和作用。

4)连续运行的交流接触器要用其常开辅助触点与起动按钮常开触点并联起来,松开按钮,其常开辅助点随之闭合,予以自锁。

5)诸如正、反转、星-三角变换等两台以上接触器实施程序运行时,要把相互切换接触器的常闭点(或起动按钮的常闭触点)串入对方控制电路中,实施互锁控制。

6)设安全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应在相关回路电源处设安全闭锁常开触点。

7)在信号电路中,运行信号灯与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串联,停止信号灯与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构成信号回路。

8)配线应做到简化、合理、路径短。接线牢固、整齐、美观,无交叉凌乱现象,层次清晰,便于维护。

9)新规程规定:辅助电路一律采用黑色绝缘导线配线;公用电源母线采用黄、绿条纹相间的导线配线。

10)辅助电路导线条数较多,应整理成束,定距离固定,加以包扎,加强其绝缘强度。

11)当控制程序需要一定的延时,应增设时间继电器回路,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断开的常闭触点应串接在待延时停止的接触器线圈回路中,而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闭合的常开触点应串接在待延时起动的接触器线圈回路中。

12)辅助电路的控制功能应与主电路换相、切换等控制目的相一致,充分体现所设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按工作原理进行主电路和辅助电路配线是电气接线的宗旨 。

电动机控制接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导体端头连接,防止松动、虚接、假接以及断线。

2)接线前,应仔细地对每一元件做导通试验,刮去接线端的绝缘层及氧化膜。

3)注意相序,务必正确。

4)不要把电动机绕组首尾判断错误,发生反接。尤其,星-三角起动用6根线接线时,一旦发生反转,且不要在绕组的六个引出端处变换“相序”,因为这样将使电动机定子绕组有一相反接,造成运行中一相电流过大,烧毁电动机。必须在主电路处调换端头来调整相序,变更电动机转向。

5)注意设备极性、元件功能,尤其各触头的功能,不能接错回路。

6)元件在电路中的串、并联关系不要错接。

7)元件摆放位置不合理,会使接线繁琐。

8)两种金属导线相连接时,应采用将其连接端头涂锡等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9)导流元件接点的容量应适宜,不应有发热现象。对每一回路可能有的最大电流值应进行计算,按标准选用。

为此,施工接线前,应熟悉国家新标准中有关的技术要求,熟悉接线系统的工作原理,熟悉每一组合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按图接线,按标准施工;认真进行接线,认真进行例行试验,确保安装接线质量符合要求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