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电视屏在近几年中已经历了大致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屏亮度低于550尼特,对比度500:1,第二代屏亮度700尼特,对比度1000:1,第三代屏亮度达到1000-1200尼特,对比度3000:1到5000:1,第四代屏亮度1300-1500尼特,对比度10000:1。已经更新到第十五代屏,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万元以下的等离子,价格之低廉,让不少消费者动心。
在平板电视开始兴起之际,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LED电视)堪称势均力敌。等离子电视之所以在竞争之初能以较单调尺寸的产品与产品线布局全面的液晶电视一较高下,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等离子电视的先天性技术优势:显示技术原理从先天就注定了等离子电视的观看优势,那时候看专家们的评估之类的文件,我们很容易接受到这个讯息:等离子屏更适合做电视屏,而液晶屏更适合做电脑显示屏等。等离子屏画面显示清晰,而对于运动画面的表现更是远远优于液晶电视。
在运动画面拖尾现象方面的优势让等离子电视成为很多游戏爱好者的追求,当然,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网游、也没有智能电视,只是简单的游戏、或者战争武打片,就足够让爱好者偏向等离子电视。时间转入2010年,当3D电视开始盛行时,其实等离子电视也在短时间内找到了回春的感觉。3D显示技术与等离子显示屏有着天生的互相需求,国内电视企业长虹也曾在那个时段强调过这一点。当时似乎天时地利都有了,唯一的是缺少了人和:已经沉寂太久的等离子已经开始让更多不再相信了。
所以,那个等离子液晶分庭抗礼,松下、日立意气风发,国内电视企业大干一场,其他品牌跟风打酱油但不离场的时代,注定是要成为历史的。小编在逛家电卖场时曾细细的看过所有的电视品牌的产品,发现等离子电视技术只能在松下和长虹看到,而即便是长虹,也开始慢慢偏重于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也有点“芳踪难觅”了。小编在卖场中看到一些买电视的人根本就不会考虑等离子电视,当然,一些比较爱玩游戏的人还是会考虑大尺寸的等离子电视,不过这毕竟不是主流。相关的卖场数据统计显示,等离子电视在卖场的上架率已经被压缩到只有2%左右的份额,2012年全球等离子电视出货量只有1300万台,液晶电视高达2亿台;在统计数据中也能看到,全球电视出货较往年同期下滑3%,但其中液晶电视较往年同期增长4%、等离子电视则下滑19%。
等离子电视的失败是注定的:企业对等离子显示技术的死守虽然提升了自身的独一无二地位,但也加速了等离子电视的孤立无援。当初两大显示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多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或者跟风、或者择其一成为新领导,其他企业看不到掌握等离子显示技术的希望,因此纷纷倒戈选择液晶并拼命进行技术研发以期成为新的领导者。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液晶电视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产品占比越来越大、市场自然越走越宽;反观等离子,除了最初的日立和后来的长虹,其他企业几乎都是打酱油心态,并未像对待液晶电视那样“至死不渝”。等离子电视于是走了一条越来越窄的路,直到最后无路可走,只好自绝于人民了。
如果要评出一个最令人惋惜的退役技术排行榜,等离子电视绝对榜上有名。
败退原因
从产品本身来讲,等离子的表现甚至好于液晶,至于在市场上最后落后于液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等离子过去的心态过于保守。十几年前这两大技术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还看不出哪种技术能代表未来平板电视发展方向。以松下为主的等离子的阵营在发展过程当中采取了相对比较保守的战略,比如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它的技术,不愿意跟别人分享面板资源,导致加入这个阵营的企业越来越少。而液晶产业相对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技术可以共享,这样就导致加入液晶阵营的企业越来越多。而且,液晶面板可以在智能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上使用,这不仅扩大了其规模优势,也给它们的库存和过期技术找到了消化的途径,同时也有效摊薄了成本 。
掌握等离子核心技术的只有松下、日立、先锋等为数不多的几家日系厂商,而除了日系厂商外,全球其它市场很少有资本投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不仅如此,由于等离子阵营主要就是松下挑大梁,而且松下希望借等离子优势甩掉跟随者,并且在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保密意识,不愿意与其它企业分享,生怕被同行抄袭和模仿,更不愿与任何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欲靠一己之力将等离子产业做大。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厂商纷纷知难而退,另起炉灶开始发展液晶产业,更刺激了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被用于扩产液晶面板生产线,最终形成了等离子与液晶两大技术阵营对垒的局面。
各大企业淡出等离子市场时间表
从自2007年开始,包括先锋、日立等等离子厂商相继宣布退出等离子市场。
索尼:2004年传出退出,后予以否认,2006年8月证实退出。
东芝:2004年传出2005年将退出,后证实退出。
富士通:2005年1月传出退出,2005年2月证实退出。
飞利浦:2007年3月传出退出,后予以否认,2007年9月证实退出,2009完全退出。
先锋:2008年3月传出退出等离子面板制造,后证实。2009年3月完全退出。
日立:2008年9月传出退出,后否认。2012年2月正式退出。
松下:2011年开始逐渐收缩等离子面板业务,加大液晶业务投资。2013年11月宣布停产,并将于14年3月停止所有等离子业务。
长虹:2012年10月终止向长虹集团收购“欧丽安PDP”,液晶出货量已超过等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