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迎春花卉媒体推荐

2022/07/16156 作者:佚名
导读: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是我国民俗节日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到处张灯结彩,装扮一新;人们探亲访友,共庆佳节。在亲朋好友团聚,共享人间欢笑的日子里,人们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对亲朋好友的良好祝愿寄托 到象征欢庆、吉祥的鲜花上:用美丽的花卉装饰居室;用鲜花馈赠亲友。这种风俗一直在民间盛行,并延续到现在,逐步演变成今天的迎春花市(俗称年宵花市)。今天,在广州,乃至广东省的其他城市,春节前的迎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是我国民俗节日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到处张灯结彩,装扮一新;人们探亲访友,共庆佳节。在亲朋好友团聚,共享人间欢笑的日子里,人们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对亲朋好友的良好祝愿寄托 到象征欢庆、吉祥的鲜花上:用美丽的花卉装饰居室;用鲜花馈赠亲友。这种风俗一直在民间盛行,并延续到现在,逐步演变成今天的迎春花市(俗称年宵花市)。今天,在广州,乃至广东省的其他城市,春节前的迎春花市总是人头攒动、笑语盈盈,人们来到这里赏花、购花,沉醉在花的海洋中。

广州常年温暖多湿,有利于各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即使在冬季,北方冰天雪地之时,广州的气候仍然适合许多花卉植物的生长。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广州春节花市得以逐步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之一。

广州花市始于明万历(1578~1630年)年间。当时的花市主要设在花卉主产区(今海珠区瑶头、庄头一带),销售的花卉仅以素馨、茉莉、桂花和凤仙等10多个品种为主。19世纪中叶,清咸丰、同治期间,广州的花卉生产已有了少量的“规模化”种植,花市亦延伸到市内几大城门口及藩署前(今北京路北段),日夜设摊销售。尤其是在春节,各花农和花园主大举张灯结彩,互为造势竞销,兴旺异常,进而逐渐成为每年必“闹”,并带有民俗性的迎春花市。这时的花市可见花卉品种已达四五十个,包括桃花、梅花、吊钟、银柳、菊花、大丽花、鸡冠花、剑兰、橘果、月季、牡丹、水仙和国兰等。

直至解放前,广州的迎春花卉仍以传统的花卉为主,但亦偶见有石竹、矢车菊、干日红、一串红、紫罗兰、三色堇、香豌豆、罂粟花、虞美人和一品红等一些引入的洋花展现。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迎春花卉市场处于复苏阶段,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花卉生产受到极大的摧残。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迎春花卉的种类大幅增多,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体现出广州市的花卉业有了飞速的发展。1990年春节,广州迎春花卉的种类已达180多个,其中有很多从国外引入的新潮品种,如郁金香、洋水仙、风信子、金百合、火百合、麝香百合、卡特兰、蝴蝶兰、石斛兰、大花蕙兰、文心兰、万带兰、非洲紫罗兰、蟹爪兰、翠菊、金盏菊、孔雀草、非洲菊、矮牵牛、蒲包花、西洋杜鹃、仙客来和观赏凤梨以及大量叶片嫣丽的观叶植物。也有国内各地的特产花卉入粤参加花市,如君子兰、金边瑞香、火棘、山茶、杜鹃、贴梗海棠、腊梅、绣球花和佛手及肉质植物等。此后的10年,上述花卉种类变化不大,但品种的更替使各种花卉的销售量起起伏伏,也使花卉市场显得变化万千、多姿多彩。

具有百年历史的广州迎春花市,严格地说没有多少原产于本地,秋冬季开花应节的花卉品

种,然而,这一时期却有圣诞节、元旦、春节、情人节、母亲节及元宵节等几大中西节日,特别是人们多喜欢在此期间举办各种喜庆活动,需要大量的观赏植物作装饰与馈礼。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推动人们为此而不懈地进行新品种的引入,新栽培技术的探索。 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期间,广州的平均气温约为16℃(13.3~19.4℃),既没有严寒,也没有强风雨,日照时数有132~184个小时,雨量适中,约为105mm,非常适合原产北亚热带、南温带甚至中温带在春天开花的植物的生长和开花。近10年来,人们又不断开拓广州市北部海拔600~800m的山区种植花卉,充分利用其温凉的气候条件进行“接力式”的促成栽培,使迎春花卉的生产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均得到了更为长足的发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