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选矿技术选矿技术的发展历程

2022/07/16144 作者:佚名
导读:1867年雷廷格尔(P.R.von Rit-tinger)著《选矿学》,初步形成选矿体系。 1903年(R.H.Richards)著《选矿》,构成独立的选矿工程学。 1933年列宾捷尔 著《浮选过程的物理化学》。 选前矿物原料准备作业有粉碎,选矿过程主要由解离和选别两个基本部分构成。 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机械选矿厂,如湖南水口山选矿厂等。 1949年以后,在选矿指标、处理量和选矿科学技术等方

1867年雷廷格尔(P.R.von Rit-tinger)著《选矿学》,初步形成选矿体系。

1903年(R.H.Richards)著《选矿》,构成独立的选矿工程学。

1933年列宾捷尔 著《浮选过程的物理化学》。

选前矿物原料准备作业有粉碎,选矿过程主要由解离和选别两个基本部分构成。

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机械选矿厂,如湖南水口山选矿厂等。

1949年以后,在选矿指标、处理量和选矿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钨、锡等选矿技术在某些方面有较高的水平,创制出独特的离心选矿机、振摆溜槽、环射式浮选机等新设备,并最先采用一段离析-浮选法来回收氧化铜。  选别作业 矿物原料经粉碎作业后进入选别作业,使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或使各种有用矿物彼此分离。这是选矿的主体部分。选别作业有重选、浮选之分 。

选矿典型设备选矿典型设备 洗矿 为避免含泥矿物原料中的泥质物堵塞粉碎、筛分设备,需进行洗矿。原料如含有可溶性有用或有害成分,也要进行洗矿。洗矿可在擦洗机中进行,也可在筛分和分级设备中进行。筛分和分级按筛面筛孔的大小将物料分为不同的粒度级别称筛分,常用于处理粒度较粗的物料。按颗粒在介质(通常为水)中沉降速度的不同,将物料分为不同的等降级别,称分级,用于粒度较小的物料。筛分和分级是在粉碎过程中分出合适粒度的物料,或把物料分成不同粒度级别分别入选。

磨碎 以研磨和冲击为主。将破碎产品磨至粒度为10~300μm大小。磨碎的粒度根据有用矿物在矿石中的浸染粒度和采用的选别方法确定。常用的磨矿设备有:棒磨机、球磨机、自磨机和半自磨机等。磨碎作业能耗高,通常约占选矿总能耗的一半。80年代以来应用各种新型衬板及其他措施,磨碎效率有所提高,能耗有所下降。

破碎 将矿山采出的粒度为 500~1500mm的矿块碎裂至粒度为 5~25mm的过程。方式有压碎、击碎、劈碎等,一般按粗碎、中碎、细碎三段进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