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渣重熔过程,电极端头熔化的金属,沿锥头滑移,具有分层和波纹特征,基本上属于层流。液态金属薄膜层厚50-200微米,远大于夹杂物直径。特别是夹杂物没有自发由液态金属薄层内向钢一渣界面移动的动力。而且由于夹杂物在液态金属层内浮升的作用,使夹杂物向内移动。显然可以认为夹杂物由液态金属层内向钢一渣界面转移是限制性环节。在液态金属流沿锥头向下滑移时,受重力作用,比重较钢液轻的夹杂物会滞后于金属流,如此增加了夹杂物和渣相接触机率,夹杂物颗粒愈大滞后愈大,和渣相接触机率也增大了,这就是为什么低熔点大颗粒夹杂在电渣重熔过程比高熔点弥散分布的小颗粒夹杂更易为渣所吸收的原因。
重熔前后非金属夹杂物类型、成分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大部分原始夹杂物在电渣重熔过程中电极端头熔滴形成阶段已去除,一部分残留夹杂物随金属液态进入渣池,炉渣和夹杂物边缘作用,导致夹杂物具有复杂结构。研究工作发现电渣钢夹杂物中心和边缘成分不同,这种复杂结构是电炉钢夹杂物特征。炉渣对电极中夹杂物化学活性愈大,夹杂物结构变化愈大。其次,还有一部分不稳定氧化物高温分解,呈合金元素和[O]溶合。在金属熔池中,随温度下降,钢中[O]的溶解度下降,重新氧化,形成新生夹杂物。新生夹杂物成分由钢中元素的活度及其与氧结合力所决定。如电渣重熔加Al1.5kg,重熔钢中残余铝高达0.07%,在金属熔池凝固阶段,细小分散的氧化铝夹杂上浮困难,残存钢中。
关于不进行终脱氧重熔效果恶化的原因,可以认为是不稳定夹杂物MnO·FeO会增加钢对夹杂物的润湿作用。同时一部分夹杂物高温分解,形成[O]溶于钢中,无法通过渣洗作用去除 。